红楼梦与百年孤独读书报告文库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红楼梦与百年孤独读书报告文库

2022-09-12 11:55:03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红楼梦与百年孤独读书报告文库,供大家参考。

红楼梦与百年孤独读书报告文库

 

  读书报告 《红楼梦》 与《百年孤独》

 《百年孤独》 与《红楼梦》 同属两部伟大的文学巨著。

 一部是蜚声 20 世纪西方的“魔幻现实主义” 的经典之作, 一部是被喻为中国古典文化的百科全书; 一部是拉丁美洲一百年来社会历史文化的真实再现, 一部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积大成者; 一个写的是一个古老家族七代人的荣枯盛衰, 以及在他们繁衍生息的百年间所遭遇的各式奇幻故事, 一个是写几大家族的兴衰, 上百个人物的矛盾纠葛。

 两本书看起来似乎差之甚远, 毫无关联, 其实两者从不同的地点出发, 用不同的方式走着不同的路径, 最终却归于一个结点!它们的共性特性以及这个结点就是我将要探讨的。

 两个不同的世界 《红楼梦》 是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 细致地描绘了宝玉、 黛玉、 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及大观园中细碎琐事, 展现了金陵贵族名门贾、 史、 王、 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

 这只是骨架, 甚至可以说只是骨髓。

 因为《红楼梦》 这本鸿图巨制从女孩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细节, 到游大观园元妃省亲贾母寿宴的宏大场面, 从宝黛爱情的纯洁,到各种乱伦淫乱的污秽, 从谈笑打闹创立诗会赏花喝酒的欢乐, 到各种离散远嫁归天没落的悲剧, 创造的一个全景式的立体化的有血有肉的完整世界。

 最后这个世界必然地走向了残落凋零。

 而 《百年孤独》直接建立了一个崭新的几乎与世隔绝的小镇——马孔多。

 老布恩蒂亚, 即家族的创始人, 带领他们的亲眷和朋友历尽艰辛来到一个广阔的新天地,建立了 马孔多这个小镇。

 阿卡迪奥和奥雷良诺是家族的第二代, 可是这两个人却走上了 截然相反的道路。

 阿卡迪奥幼年时即随马戏团出海, 十余年不归, 而奥雷良诺则走上了军人的道路, 并掀起了几乎影响全国的内战。

 而内战的起因则是由于政府想强行管理马孔多这个“世外桃源”。

 这象征着在文明的初创后, 即开始了对压迫的反抗。

 第三代的阿卡迪奥曾见证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剥削的凶残。

 而之后的奥雷良诺第二则见证了自给自足的农业在这片处女地上最后的繁荣。

 原始的繁荣很快就结束了 , 而取而代之的是垄断资本主义的侵入和自给自 足的消亡。当家族的男子死去时, 这个百年家族很快陷入了衰败。

 直到这个家族出生了最后一代——一个有猪尾巴的婴儿, 马孔多被飓风吹走, 这个世界宣告灭亡。

 它们分别代表了东方世界和西方世界。

 在《红楼梦》 的世界里, 作者充分利用了 我国书法, 绘画, 诗词, 歌赋, 音乐等各类文学艺术的一切优秀传统手法, 展示了一部社会人生悲

 剧。

 如贾宝玉, 林黛玉共读西厢, 黛玉葬花, 宝钗扑蝶, 晴雯补裘, 宝琴立雪, 黛玉焚稿等等, 还表现在人物塑造上, 如林黛玉飘然的身影, 诗化的眉眼, 智慧的神情, 深意的微笑,动人的低泣, 脱俗的情趣, 潇洒的文采……这一切, 都是纯粹的东方美和东方风情。

 在《百年孤独》 的世界里,“他们尽管相貌各异, 肤色不同, 脾性、 个子各有差异, 但从他们的眼神中, 一眼便可辨认出那种这一家族特有的、 绝对不会弄错的孤独眼神。” 每个人, 都无法逃脱被孤独所折磨的命运。

 小说中人物的孤独个性和处处迷漫着神秘的宿命色彩相融合, 使人物的传奇性都发挥到了极至。

 这个家族的每个后代都是那么孤僻、 怪异, 个性都是那么张扬, 没有中庸。

 故事情节相比之下也不暗淡, 曲折反复, 出人意料, 经常令人惊叹不解。

 这一切, 都充满了西方古怪荒诞魔幻现实的特色。

 然而在这不同的外表之下, 二者表现出了惊人的一致。《红楼梦》 是在中国道佛教思想下虚构的带有神话色彩的世界, 投射着中国十七八世纪的缩影。《百年孤独》 是在西方魔幻主义下虚构的带有神话色彩的世界, 投射着南美洲十八世纪的缩影。

 二者一开始似乎都是理想世界。

 荣国府繁荣而昌盛, 人物们的生活无忧而快乐。

 马孔多也似伊甸园般美好——“马孔多是一个只有二十户人家的村庄, 座落在水流清彻的河边; 这些水流沿着洁白而巨大的像史前时期的化石蛋一样的光滑的石床向下流。这块天地是如此之新, 许多东西都尚未有名字,提起来还得用手指指点点。

 在许多村庄中, 马孔多是最有秩序最勤劳的一个。

 那是一个幸福的村庄, 那里没有一个人超过三十岁, 也从未死过人。”

 然而理想世界都是建立在现实世界的基础上的, 现实世界中存在着深刻且不断激化的矛盾, 现实世界对理想世界进行猛烈的冲击, 最终“好一似, 食尽鸟投林, 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或者 “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

  异曲同工的悲剧 悲剧同工, 却有异曲。

 如果说曹雪芹是极力想保护大观园这块理想之地不受外界侵袭,结果“历史的必然与现实世界的不可能实现之间的冲突”导致大观园的破产; 那么马尔克斯则是有意安排一个世外桃园马孔多, 把这个“有价值的东西当面摔给人看。

 ”

 《红楼梦》 是那么的顺畅自 然地一步一步走向了悲剧的终点。

 从开端林黛玉从小怯弱多病可以看出她不是一个长命多寿的, 从温柔贤惠符合传统审美的薛宝钗的加入可以预知宝黛爱情的悲剧, 从传统封建礼教必然知道小时多么融洽欢乐的姊妹终会各自飞散前途难卜, 从物极必反盛极必衰的规律下可以预见贾府虚假的繁荣昌盛的泡沫即将破灭。

 其实在一开始,从宝玉游太虚幻境听到的看到的那些词曲就可猜测各种悲惨的结局。

 宝黛爱情悲剧、 贾府的衰败、 元春的悲惨命运、 探春远嫁、 迎春之死妙玉被劫、 晴雯之死、 鸳鸯之死、 尤二姐之死、

 尤三姐殉情、 王熙凤之死、 赵姨娘之死、 惜春出家、 秦可卿之死等都在情理之中。

 我们在这些悲剧感染落泪的同时却很难想象还有一个什么更好的结局, 这是因为我们感受到了规律真理所表现出来的力量, 人为是无法改变的。

 与《红楼梦》 不同的是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 中只明确描述出了马孔多这个理想世界。而那丑恶的外部世界隐藏在幕后, 虽然看不见, 却时刻能感受到其对马孔多的压榨、 操纵和侵蚀, 仿佛“全世界的蚂蚁一起出动, 正沿着花园的石子小路费力地把他拖到蚁穴中去。

 ”

 最早敲开马孔多这个世个桃源和平与幸福的是以黑尔基阿德斯为首的吉卜赛人, 马尔克斯以形象神奇的笔触描写殖民者的掠夺:

 首先是吉普赛人用磁铁、 冰块、 放大镜、 望远镜等早期科学产品冲击着马孔多人已有的见识, 骗取牲畜金币等财产。

 在马孔多党派纷争, 内战频仍的时候, 美国人的登陆, 带来了所谓的外部世界的物质文明:

 妓女、 赌博、 醉汉、 斗殴和死亡, 以及大白天就在吊床上当众乱搞的丑恶现象, 使马孔多闹得天翻地覆。

 马孔多人开始反抗, 进行大罢工, 剥削阶级则处之以屠杀。

 最终一场飓风将会彻底地毁灭掉马孔多。

  因为理想的破灭是像冰一样逐渐融化的, 现实的渗透也如阳光一样是悄没声息的。

 尽管黑氏的幽灵时常出现在布恩地亚家族后代面前提醒他们外界文明的危害性, 但在短期内殖民者以“科学进步”为幌子进行掠夺所造成的后果是看不见的, 因此在良诺上校等人眼里羊皮书不过是一堆垃圾, 发出难以忍受的腐烂的气味。

 直到第四代孪生兄弟看出了马孔多正在逐渐走向世界末日 , 为了摆脱恐惧拯救马孔多的未来, 他们开始钻研羊皮书, 懂得“必须解开预言之谜, 这样他们就不会完蛋。

 ”经过几代人前赴后继的努力, 终于明白了马孔多的历史悲剧, 但为时已晚。

 世外桃源马孔多已经走到历史的尽头, 被现实世界的文明罪恶无情的击碎了。

  《红楼梦》 中的悲剧属于典型的东方悲剧, 几乎所有人都甘于悲剧的命运, 很少会有人反抗, 最勇敢的也就是黛玉以死来结束自己的悲剧。

 而《百年孤独》 里的马孔多人们骨子里有反抗命运追求幸福的气质, 只是当毁灭势力到来时, 他们无法察觉, 或者辨不清方向。

 他们组建军队, 进行革命, 进行罢工, 但最终无事于补。

 这一切悲剧的原因就是这两本书所致力表现的, 一是因为传统的封建礼教和社会矛盾, 二是因为政治、 经济、 科学、 文化各个方面的矛盾和冲突。

  不同的特点, 相同的艺术 《红楼梦》 的结构特征新颖而奇巧。

 曹雪芹脱出中国章回小说的窠臼, 改变了 说书人那种叙述格的体例, 以散文化的描写为主, 进行着生活全景的创造, 不以情节取胜, 而以人情世态和人物刻画见长。

 曹雪芹的创作原则开辟了中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的新境界。《红楼梦》

 结构程式纵向发展的线索有多条。

 一条主线:

 宝黛钗的爱情悲剧, 四条副线:

 贾元妃与贾府的联系, 僧、 道与贾府的联系, 贾雨村与贾府的联系, 刘姥姥三进荣国府。

 这些结构线索的设置, 不是单一的结构艺术的表现, 而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红楼梦》 的人物塑造塑造可以说是一特大艺术成就。

 在《红楼梦》 中出现的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 400 多个, 其中有妃子、 王爷、 兵丁、 老爷、 太太、 小姐、 丫 环、 小厮、 仆人、村女、 村妪、 伶人、 尼姑、 道士……显示了纷繁丰富的封建社会的人生图景。

 塑造了一大批独具个性、 栩栩如生的艺术典型。

 著名的人物有, 反封建的叛逆青年贾宝玉, 敢于反抗封建淫威、 宁死不屈的婢女晴雯、 鸳鸯, 刚烈的尤三姐, 也有藏愚守拙的美人薛宝钗、 两面三刀的王熙凤、 外慈内狠的王夫人、 迂腐昏庸的贾政、 道貌岸然的贾赦, 还有贾母、 探春、 袭人、尤二姐、 刘姥姥以及贾琏、 焦大等等。

 这些形象, 无不血肉饱满、 个性鲜明。

 这众多的人物如“过江之鲫”, 纷繁多姿, 个性鲜明, 生气勃勃, 决无重复, 囊括了 世间各色人形, 即便在同一个人的塑造上, 也是一人千面。

 《红楼梦》 中虚构的神话, 以假寓真, 各种隐喻象征也是一大特色。

 开篇用五个回目的虚构神话, “假语村言”掩去内容的实质, 将作品置入扑朔迷离的雾色之中。

 人物名字事物名称深有意味, 妙趣横生。

 更有诗、 词、 灯迷、 酒令、 骨牌等皆用隐语, 暗示了人物的未来。

 《百年孤独》 也毫不逊色。

 加西亚·马尔 克斯遵循“变现实为 幻想而又不失其真”的魔幻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经过巧妙的构思和想象, 把触目 惊心的现实和源于神话、传说的幻想结合起来, 形 成色彩斑斓、 风格独特的图 画, 使读者在“似是而非, 似非而是”的形 象中 , 获得一种似曾相识又觉陌生的感受, 从而激起寻根溯源去追索 作家创作真谛的愿望。

 这使得魔幻现实主义流派达到了 几乎完美的程度。

 《百年孤独》 的人物塑造虽然可能不如《红楼梦》 一样丰满, 但却十分立体, 有棱有角 , 每一个人物都深刻得让你觉得害怕 。

 书中 的隐喻象征手法运用得十分成功,例如, 村里人都得了 失眠症而记忆衰退, 甚至要用 字条来提醒自 己怎么做牛奶咖啡,这是作家意在提醒公众牢记容易 被人遗忘的历史。

 马尔克斯还独创了 从未来的角度回忆过去的新颖倒叙手法。

 书中开头那一句许多年之后, 面对行刑队, 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 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堪称经典。

 短短的一句话, 实际上容纳了 未来、 过去和现在三个时间层面, 而作家显然隐匿在“现在”的叙事角 度, 制造悬念, 吸引 读者。

 这些将《红楼梦》 和《 百年孤独》 送上了 世界文学的顶峰, 成为文学中 永恒的艺术。

 相似的孤独 两部书都是写一个家族的盛衰, 只是手法不同, 魔幻现实主义的笔端绽放出惊艳而诡谲的南美风情, 马尔克斯是驾驭文字的好手, 能用平淡无奇的口吻吟出荒诞离奇的幻境。

 《百年孤独》 是先魔幻, 后现实。

 《红楼梦》 是“假作真来真亦假, 真作假来假亦真” , 用梦幻通灵的唯美来描述现实的真相, 最后又告诉我们:

 梦与现实, 真与假, 如何能分。

 颇有些庄生晓梦迷蝴蝶的齐物论思想。相似的, 我们时刻都能在烈火烹油的家族盛宴下找到无可奈何、挥之不去的孤独和悲哀。

 《红楼梦》 中的人是孤独的。

 贾母高高在上, 媳妇孙媳妇不离身地亲自伺候, 儿子俯首服从, 孙辈们围着说笑解闷, 然而封建礼制在他们中间划了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王夫人呆呆闷闷, 贾母不疼, 和任何人无甚交情, 所以才会被宝钗的几句宽慰话深深触动。

 元春久居深宫, 与家人相见却不能亲近, 最终郁郁而终。

 李纨年轻丧夫守着孤儿, 已经是一辈子的孤独。

 王熙凤机关算尽, 最在乎的丈夫欺骗背叛抛弃自己, 正所谓越聪明越孤独。

 迎春探春惜春向来所受关注疼爱不多, 从小在孤独中长大。

 宝钗想要成为最贤良的那一刻起就已注定要孤独一生。

 黛玉无父无母, 寄人篱下, 那份孤苦一直在侵蚀着她, 她不怕冷清, 却只能用诗词来排解内心的寂寞。

 宝玉万千宠爱在一身, 他害怕孤独, 只希望姊妹们总在一处, 然而事与愿违。

 虽然如此, 我觉得宝黛是最不孤独的两个, 因为他们找到了真正的知己, 最终没有在一块, 但却是永远的灵魂伴侣。

 《百年孤独》 中的人同样孤独, 他们缺少相互之间的交流。

 尽管很多人为打破孤独进行过种种艰苦的探索, 但由于无法找到一种有效的办法把分散的力量统一起来, 最后均以失败告终。

 越是到了 后代, 命运越是悲惨, 正如家族的女创始人乌苏拉所看的:

 “战争、 斗鸡、生活中的女人和胡思乱想的事业, 这是害得家业衰败的四大灾难”, 家族一代代的承传着。每一代的成员都经历了历史长河中波涛汹涌的时刻, 又渐渐的老去, 直到家族的最后一个守护者奥雷良诺在羊皮书卷中发现这一切只不过是家族不可避免的宿命, 是永远也走不出的循环, 才恍然醒悟。

 这都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小说的主题:

 人的孤独、 封闭, 以及由孤独封闭而造成了家族和民族的落后、 消亡。

 最后我想说, 艺术不分国界, 不在乎时间。

 他们的世界和我们的世界是统一的。

  他们生活过的世界和他们创造的世界是统一。


推荐访问:红楼梦与百年孤独读书报告文库 红楼梦 百年孤独 文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