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科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7篇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康复科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7篇

2023-04-29 17:55:02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篇一:康复科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

  

  全国爱耳日关注听力健康主题方案

  全国爱耳日关注听力健康方案篇1一、活动主题

  “健康听力,幸福人生——关注老年人听力健康”。

  二、活动内容和形式

  1、20__年3月3日爱耳日活动当天,各街道残联、社区医疗(康复)站等,要围绕活动-主题,从实际出发,以广泛性、公益性、社会性为原则,组织有关单位及人员在街道、社区主要街道、广场设立爱耳日宣传咨询点,采取悬挂宣传横幅、制作宣传展板、张贴宣传画、设立咨询台,开展知识讲座、发放宣传材料、听力科普宣传等形式,营造关爱听力,重视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知识宣传的氛围,达到向公众宣传教育的效果。

  2、20__年3月3日上午9时至11时30分,区残联联合市残联康复中心、市南区人民医院、八大湖街道办事处及社区康复站(耳疾专家)、区聋协等单位共同在八大湖街道大润发超市(宁夏路162号),设立市南区第__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主会场,区残联制作第__次爱耳日宣传牌、宣传授带等,围绕宣传主题,开展活动具体内容如下:

  (1)耳疾专家现场进行耳疾义诊;(2)邀请市南区人民医院耳疾专家现场讲解预防耳疾知识;(3)现场为10名贫困听力残疾人免费发放助听器,专家现场讲解助听器的使用方法;(4)向居民发放第__次爱耳日宣传画、宣传资料;(5)八大湖社区40余人的鼓乐队进行现场表演。

  3、各街道残联要发动各社区居委会、各社区康复站等,在辖区医院和主要街道、社区康复服务站张贴宣传画、宣传口号、设立爱耳日宣传黑板报,扩大宣传面,根据实际开展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

  4、大力开展学龄前听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救助活动。在爱耳日期间,各街道残联,要认真做好本辖区20__年新增学龄前聋儿“康复训练救助”、“助听器需求”和1-4岁重度聋儿人工耳蜗植入的摸底调查工作,3月5日将本地区新发

  /11生的1-9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申请审批表(后附:本人残疾证、户口簿、三岁以下附医学证明复印件)上报区残联康复科。

  三、要求

  1、街道残联和各有关部门及单位要高度重视,从实际出发,勇于创新,精心组织,密切协作,使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内容丰富有效。

  2、各街道残联要做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的总结工作,及时将宣传教育活动情况的总结与统计表、感人事例、宣传报道材料、照片等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务于20__年3月5日前报区残联(通过金宏网报也可)。

  四、宣传口号

  健康听力,幸福人生——关注老年人听力健康

  关注老年人听力健康,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保护环境,降低噪声,预防老年失聪

  提高爱耳、护耳意识,关爱我的父亲母亲

  定期接受听力检测,确保老年人听力健康

  关注老年人听力健康,正确使用助听器

  消除“人老失聪”错误观念,提高老年人听力健康水平

  关注父母听力健康是子女应尽的义务

  预防老年听力残疾,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全国爱耳日关注听力健康方案篇2一、活动主题

  关注儿童听力健康。

  二、时间安排

  20__年3月3日,可延长一至两天。

  三、宣传重点

  大力宣传儿童听力健康和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力宣传儿童听力障碍预防、发现及治疗科学知识;大力宣传听障儿童全面康复理念,推进融合教育相关工作;全面营造关爱、帮助听力障碍儿童康复的社会氛围。

  四、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11各地要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本通知要求。各区(县、自治县)残联会同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及时制定本地宣传教育活动方案并认真做好组织落实,确保此项活动广泛、深入、扎实开展。

  (二)积极创新宣传形式。

  各地要坚持以人为本,结合本地实际,创新宣传形式。要积极采用多种方式增强”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吸引力,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短信、微信等传播渠道的作用,广泛发布”爱耳日”活动消息及爱耳护耳知识;要广泛组织发动专业机构、学术团体,面向重点人群,通过举办专题培训、讲座等形式向听障儿童家长、年轻父母普及听力残疾预防及康复知识;要深入学校、社区,组织好中、小学生及学龄前儿童的听力健康宣传工作。

  (三)整合推进实际工作。

  各地要以”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为契机,努力将宣传教育活动与儿童听力健康咨询、听力检测等便民服务有效结合,动员和组织各方面力量,深入基层为广大群众和听障人群提供康复服务;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广泛动员爱心企业、公益组织及个人参与贫困听障儿童的康复救助;加大儿童听力保健工作力度,做好新生儿听力筛查、听障儿童接受普幼(小)教育、儿童环境噪声治理等相关工作,为儿童听力健康和康复训练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及时做好活动总结。

  各区残联要认真做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的总结。负责及时收集整理本地宣传教育活动情况,请务必于20__年3月6日前将活动总结及相关图片、视频、简报等资料书面上报市残联。

  全国爱耳日关注听力健康方案篇3一、主题

  城乡联动,共同关注青少年听力健康——珍爱听力,快乐成长。

  二、基本要求

  围绕主题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普及保护青少年听力健康的科学知识,倡导爱耳护耳、健康成长的教育理念。

  三、目的及意义

  /11青少年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听力健康对于其发展与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展爱耳日活动对进一步唤起全社会对听力言语残疾人群的关爱,深入普及防聋知识,提高全民爱耳护耳意识,促进防聋治聋工作的深入开展,对于促进“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实现,大力宣传与普及保护青少年听力健康的科学知识,加强青少年听力损伤与耳聋的防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活动安排

  1、3月2—3日县残联与县医院联合在城关选择一所学校开展爱耳、护耳知识讲座,各乡镇残联协同卫生院必须具体选择一所学校进行听力损伤与耳聋科普知识宣传,同时协调有关部门指导其它学校要结合实际安排有针对性的活动;2、各乡镇要在街道、学校张贴宣传标语2——3幅,浓化活动氛围;3、对本乡镇7----15周岁的儿童及其青少年听力损伤者进行一次调查,了解其就读、就学情况,帮助其解决具体困难;4、县残联将邀请电视台、对外宣传中心等新闻媒体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报道,各乡镇也要结合实际做好宣传工作。

  五、宣传口号

  ——全社会共同关注青少年听力健康

  ——珍爱听力,快乐成长

  ——开展爱耳日活动,提高爱耳护耳意识

  ——做好防聋治聋工作,增强全民健康素质

  ——预防听力损伤和耳聋,人人享有健康听力

  ——扶残济困,救助贫困聋儿

  全国爱耳日关注听力健康方案篇4一、活动主题

  “防聋治聋,精准服务”。

  二、时间安排

  20__年3月3日,有条件的学校可酌情安排活动时间。

  三、宣传重点

  贯彻落实《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__-20__年)》,大力宣传防控出生缺陷、发育障碍、疾病及伤害致听力残疾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全面推进新生儿听力

  /11筛查;大力宣传耳科及听力保健科学知识,增强人民爱耳护耳意识;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全面营造关爱、帮助听力残疾人康复的社会氛围。

  四、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各校要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本通知要求。及时制定宣传教育活动工作方案,明确分工,协调行动,认真做好组织实施,确保宣传教育活动广泛、扎实开展。

  (二)积极创新宣传形式

  各校要结合本校实际,积极创新宣传形式,采用多种方式增强“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吸引力,形成师生关注听力健康,重视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的氛围;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电视、网站、短信、微信、板报、条幅等传播渠道的作用,利用校会、班会、专题会等多渠道宣传“爱耳日”活动消息和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知识;可邀请专业机构,通过举办专题培训、讲座,发放科普资料,开展咨询、义诊等形式向师生普及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知识。同时,对听力残疾儿童实施早期干预、提供全面康复教育,创建良好的随班就读环境,推进融合教育。

  (三)材料报送

  各校要认真做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的总结。及时收集整理本校宣传教育活动情况,将活动总结及活动的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于20__年3月4日报送法安科。

  五、宣传口号

  ——防聋治聋,精准服务

  ——建立“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一体化服务模式

  ——全面实施融合教育,帮助听障儿童回归主流社会

  ——实施听力残疾人精准康复,共建共享小康社会

  ——全社会共同关注听力残疾人

  ——普及爱耳意识,延缓听力减退

  ——精准的听力康复,聋人的天籁福音

  ——防聋重在科普,治聋重在科学

  ——防聋先行,治聋精准

  /11——防聋治聋,贵在精准

  ——关注听障儿童全面康复

  ——提高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意识,确保儿童听力健康

  ——健康聆听,幸福一生

  ——重视耳科保健,减少耳聋发生

  全国爱耳日关注听力健康方案篇5一、活动主题

  听见未,从预防开始。

  二、市级活动内容

  (一)宣传咨询义诊活动。_月_日上午,市残联会同市卫计局组织市听力言语残疾人康复技术指导组成员,在市人民医院门诊大厅开展听力健康宣传咨询义诊活动。为市民进行现场耳科义诊、免费听力检测、耳防宣传、政策咨询及便民服务,分发宣传手册,宣传精准康复服务“助听”政策。

  (二)爱耳护耳知识讲座。_月_日下午,市残联会同市卫计局组织耳科专家走进慈溪市慈吉中学,为在校学生举办健康用耳科普讲座,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爱耳、护耳意识,保护听力健康,推进残疾预防。

  (三)开展助听器配发活动。于20__年__月分批组织听力康复服务小分队赴各镇,为有配发需求的听力残疾人进行听力测试、耳模制作、助听器配发和安装服务。

  (四)积极做好防聋治聋工作。继续为全市贫困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实施手术救助。

  三、各地活动要求

  (一)加强组织协调。要充分发挥残联组织牵头作用,积极协调卫生计生、教育、民政等残康办成员单位,围绕第19次“爱耳日”活动主题,制订活动方案,采取有效措施,推进“爱耳日”活动广泛、深入、扎实开展,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二)创新宣传形式。要积极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短信平台等大众媒体和新媒体开展宣传报道,多渠道发布“爱耳日”活动信息,宣传普及听力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教育推动全社会关注听力健康,全面营造关爱、帮助听力残疾人康复的社会氛围。

  /11(三)实施精准服务。要以“爱耳日”活动为契机,认真开展__年度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助听器验配、人工耳蜗康复救助、听觉言语训练、人工耳蜗处理器升级、人工耳蜗产品补贴、F无线助听套装等其它听力残疾辅助器具适配等项目的需求调查摸底工作,启动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助听”项目。扎实做好__年度新发听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落实和政策保障工作,健全疑似听力残疾儿童康复跟踪长效机制,加强康复政策宣传力度,强化听力障碍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理念,力争使有康复适应指征的听力障碍者尤其是0-6周岁听力残疾儿童的康复需求得到满足。

  (四)推进相关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听力残疾防控体系建设,开展耳聋基因筛查,加强婚前、孕前健康检查,做好产前筛查、诊断,有效减少听力残疾的发生。要重视高危职业人群听力保护,加强噪声污染防治,减少噪声性听力残疾的发生;重视中耳疾病的治疗,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积极防治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各种与听力残疾相关的疾病。要加强药品监督管理,保证药品质量,预防和减少药物导致听力残疾的发生;加强学校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意外伤害造成的听力残疾。要大力推广新生儿听力筛查,对听力残疾儿童实施早期干预、提供全面康复教育,创建良好的随班就读环境,推进融合教育。要整合资,形成政府扶持、全社会参与,政府与社会相结合的听力残疾人康复救助体系和公益救助体系,确保听力残疾人与全国人民一道共建共享小康社会。

  四、宣传口号

  (一)听见未——早预防早康复

  (二)推进残疾预防保护听力健康

  (三)减少噪声保护听力

  (四)做好初级耳科保健

  (五)听见未——关注听障儿童融合教育

  (六)人生活质量及早进行听力康复

  (七)力健康建设健康中国

  全国爱耳日关注听力健康方案篇6一、活动主题

  “防聋治聋,精准服务”。

  /11二、时间安排

  20__年__月__日。

  三、宣传重点贯彻落实

  大力宣传预防出生缺陷、发育障碍、疾病及伤害致听力损伤致残的重要性,全面推进新生儿听力筛查;大力宣传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的重大意义,推进听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成年听力残疾人助听器适配等工作,落实精准康复服务全覆盖的要求;大力宣传爱耳护耳保健知识的宣传,增强人们对爱耳护耳意识,养成科学用耳,保健养耳,卫生健耳的良好习惯。

  四、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认真筹划第__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结合全民健康体检、健康知识讲座、“民族团结一家亲”走访交流等活动积极宣传并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

  2、加强宣传报道。“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期间,各单位要通过电视、报刊、网站等新闻媒介,加大对爱耳、护耳相关知识讲座、咨询等内容的宣传报道。

  五、宣传口号

  ——防聋治聋,精准服务——建立“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一体化服务模式——实施听力残疾人精准康复,共建共享小康社会——普及爱耳知识,增强爱耳护耳意识——防聋重在科普,治聋重在精准——关注听障儿童全面康复——提高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意识,确保儿童听力健康。

  全国爱耳日关注听力健康方案篇一、爱耳日活动主题

  预防听力损伤和耳聋,人人享有健康听力。

  围绕这个主题,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展示我国聋儿康复事业在残疾人工作“十四五”规划期间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大力宣传20__年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唤起全社会对听力语言残疾人群的关爱,深入普及防聋知识,提高全民爱耳护耳意识。

  二、活动形式和措施

  (一)北京

  1、开展“听力健康宣传咨询日”活动

  /1120__年3月3日爱耳日活动当天,在北京城区和郊区乡镇的主要社区和医院,举办形式多样的“听力健康宣传咨询日”活动,通过现场咨询、布置科普知识展板、发放宣传材料、播放防聋知识光盘、举办防聋经验交流会和专题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向社区居民和过往群众广泛宣传预防听力损伤与耳聋的科普知识。

  2、动员社会各界为广大听力语言残疾人提供各方面的关心与帮助

  爱耳日活动当天,邀请卫生部、中国残联、中国老龄协会等有关部门领导亲临主要活动现场视察和指导。

  主办单位:北京市残联、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民政局、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

  参与单位:北京市各医院及部队医院,特殊教育学校,北京市教委、新闻单位,爱耳日文件会签部委机关和直属有关单位。

  3、制作宣传品和电视节目

  由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通过网络向各省及地方残联发送防聋科普知识材料,各省根据实际需要自行印制宣传品。

  由国家广电总局与卫生部、中国残联等有关部门联合制作普及防聋知识的专题电视节目,爱耳日活动期间在中央和北京电视台的相关栏目播放。

  主办单位:广电总局、卫生部、中国残联、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

  (二)地方

  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黑龙江农垦总局,在当地中心地区和主要社区,举办“听力健康宣传咨询日”活动,充分运用多年来开展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广泛、深入地向广大群众宣传爱耳护耳的科学知识。

  2、根据各地实际条件与需要,举办大型耳聋预防科普讲座、聋儿康复事业成就展览、防聋宣传经验交流会和专题研讨会等活动。

  3、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类新闻媒体和各级残疾人事业新闻促进会要积极开展相关的报道活动,为爱耳日活动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4、以各地残联为骨干,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深入社区,为听力语言残疾人群送温暖、办实事。

  主办单位:各地残联、卫生、民政等爱耳日会签部门的下属机构。

  /11参与单位:当地各医院及部队医院,特殊教育学校,新闻单位和社会有关方面。

  三、要求

  1、各省和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从实际出发,勇于创新,精心组织,密切协作,使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

  2、坚持“防聋走进社区”的原则,动员和组织各方面的力量,深入基层,为广大群众和听力语言残疾人群提供服务。

  3、为便于群众参与,各地要根据不同的气候、环境条件,充分采用网络、多媒体等先进技术,组织好室内外的咨询、展示和交流等各类活动,因地制宜,务求实效。

  4、各省要做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的总结工作,及时将本地活动情况、感人事例、宣传报道材料、图片等相关资料收集整理,于20__年4月以前报中国残联。

  四、宣传口号

  ――预防听力损伤和耳聋,人人享有健康听力

  ――开展爱耳日活动,提高爱耳护耳意识

  全国爱耳日关注听力健康方案篇一、活动主题

  安全用耳,保护听力

  二、重点内容

  各地要以开展“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为契机,采取综合措施,联合有关单位共同开展活动,形成上下合力,提高活动成效。

  (一)开展咨询义诊服务活动。市残联将组织有关部门举办咨询义诊服务等活动。各地要围绕活动主题,创新活动载体,广泛、深入开展社会宣传、服务活动。

  (二)开展“助听行动”全面筛查。按照残疾人康复工程助听行动的项目要求,各地要认真做好20__年符合条件的听力残疾人助听器验配的全面筛查登记工作,并抓紧落实适配服务。

  (三)开展1―6周岁聋儿人工耳蜗全面筛查。各地要继续做好项目政策宣传、初步筛查和动态筛查工作(筛查年龄为20__年1月1日―20__年8月31日出生),确保有康复需求和适应指征的聋儿都享有人工耳蜗手术的机会。

  /11(四)开展助听项目绩效检查。各地要认真做好“康复工程助听行动”等项目的绩效检查工作,健全项目档案。在“爱耳日”期间开展助听器售后服务跟踪回访和维护服务活动,确保已适配的助听器使用率达到100%。市残联将通过电话随访、实地访问、档案检查等形式进行项目随机抽查。

  (五)开展人工耳蜗项目典型宣传。省、市新闻媒体将在“爱耳日”期间集中开展人工耳蜗项目宣传报道活动。请各地于20__年2月27日前分别筛选并向市残联上报1―2个人工耳蜗项目康复效果明显的典型事例(1000字以内)。

  (六)开展短信宣传活动。联合移动、电信、联通等通信单位,开展“爱耳日”主题短信宣传活动,大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领导

  (一)精心组织。各地要加强对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的组织领导,印发活动方案,明确成员单位工作责任,并指导镇、村两级开展全国“爱耳日”活动。积极争取社会力量,开展“慈善爱心助残”活动,为贫困聋儿提供听力语言康复训练费用,并走访慰问贫困聋儿。联合有关部门开展人工耳蜗康复对象回访服务工作。

  (二)扩大宣传。要围绕今年“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的主题,结合本地实际,采用多种方式,创新活动载体,深入、广泛地开展听力健康、预防听力残疾、保护听力、听力康复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大社会宣传,确保宣传效果。

  (三)总结成效。各地要认真总结全国“爱耳日”活动,将感人事例、宣传报道材料、图片、视频等相关资料,于20__年3月6日前报市残联。

  11/11

篇二:康复科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篇三:康复科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

  

  《关于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意见》政策解读

  一、有关背景

  康复医疗工作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对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要决策部署,增加康复医疗服务供给,提高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康复医疗服务能力,结合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及康复医疗工作短板弱项,在对康复医疗工作深入研究、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我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意见》。

  二、制定过程

  我委对部分地区和医疗机构康复医疗工作进行了调查研究,总结地方经验,梳理短板弱项,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结合新时期康复医疗工作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意见》。该文件广泛征求了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医疗机构、行业学会、医院管理人员、康复医疗专业人员意见,并予以

  充分吸纳。同时还征求了发改委、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医保局、中医药局、残联组织等相关部门意见,并就相关内容达成一致。

  三、主要内容

  《意见》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第二部分,健全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包括增加提供康复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和床位数量,加强康复医院和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加强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康复医疗能力建设,完善康复医疗服务网络。第三部分,加强康复医疗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包括加强康复医疗人才教育培养,强化康复医疗专业人员岗位培训,加强突发应急状态下康复医疗队伍储备。第四部分,提高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包括完善康复医疗工作制度、服务指南和技术规范,加强康复医疗能力建设,提高基层康复医疗能力,提升中医康复服务能力。第五部分,创新康复医疗服务模式。包括逐步推进康复与临床多学科合作模式,积极发展社区和居家康复医疗,推动康复医疗与康复辅助器具配置服务衔接融合。第六部分,加大支持保障力度。包括统筹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管理,调动康复医疗专业人员积极性,加强康复医疗信息化建设,推动康复医疗相关产业发展。第七部分,组织实施。

  包括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部门职责,强化指导评估,加大宣传力度。

  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意见的通知

  国卫医发〔2021〕1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发展改革委、教育厅(局)、民政厅(局)、财政厅(局)、医疗保障局、中医药局、残联: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实施健康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进一步加强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动康复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逐步满足群众多样化、差异化的康复医疗服务需求,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残联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

  民政部

  财政部

  国家医保局

  国家中医药局

  中国残联

  2021年6月8日

  关于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意见

  康复医疗工作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对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要决策部署,增加康复医疗服务供给,提高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康复医疗服务能

  力,现就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实施健康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健全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康复医疗专业队伍建设,提高康复医疗服务能力,推进康复医疗领域改革创新,推动康复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目标。力争到2022年,逐步建立一支数量合理、素质优良的康复医疗专业队伍,每10万人口康复医师达到6人、康复治疗师达到10人。到2025年,每10万人口康复医师达到8人、康复治疗师达到12人。康复医疗服务能力稳步提升,服务方式更加多元化,康复医疗服务领域不断拓展,人民群众享有全方位全周期的康复医疗服务。

  二、健全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

  (三)增加提供康复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和床位数量。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含中医药主管部门,下同)要按照

  分级诊疗工作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要求,结合本地区康复医疗需求等,健全完善覆盖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推动医疗资源丰富地区的部分一级、二级医院转型为康复医院。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举办规模化、连锁化的康复医疗中心,增加辖区内提供康复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数量。鼓励有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根据需要设置和增加提供康复医疗服务的床位。

  (四)加强康复医院和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各地要按照国家印发的康复医院、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和中医医院康复科的基本标准和建设管理规范等,加强软硬件建设。鼓励各地将增加康复医疗服务资源供给纳入“十四五”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支持地市级康复医院、县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要科学统筹区域内公立医疗机构和社会办医资源,合理增加康复医院数量。原则上,每个省会城市、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地级市至少设置1所二级及以上康复医院;常住人口超过30万的县至少有1所县级公立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常住人口30万以下的县至少有1所县级公立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门诊。

  (五)加强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康复医疗能力建设。结合国家加强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建设的有关要求,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将康复医疗服务作为补短板强弱项的重点领域予以加强,切实提升县级医院康复医疗服务水平。依托开展社区医院建设和持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工作平台,支持有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开设康复医疗门诊,为群众提供便捷、专业的康复医疗服务。

  (六)完善康复医疗服务网络。借助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专科联盟、远程医疗等多种形式,建立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定位明确、分工协作、上下联动的康复医疗服务网络。医疗机构要按照分级诊疗要求,结合功能定位按需分类提供康复医疗服务。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三级中医医院康复科和三级康复医院重点为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患者提供康复医疗服务。公立三级医院要承担辖区内康复医疗学科建设、人才培训、技术支持、研究成果推广等任务,发挥帮扶和带动作用,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的三级医院积极参与。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二级中医医院康复科、二级康复医院、康复医疗中心、基层医疗机构等重点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或者需要长期康复的患者提供康复医疗服务。以基层医疗机构为依托,鼓励积极开展社区和居家康复医疗服务。

  三、加强康复医疗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七)加强康复医疗人才教育培养。有条件的院校要积极设置康复治疗学和康复工程学等紧缺专业,并根据实际设置康复物理治疗学、康复作业治疗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等专业,增加康复治疗专业人才培养供给,注重提升临床实践能力。鼓励在临床医学专业教育中加强医学生康复医学相关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普及康复医学专业知识。持续推进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探索开展康复医学科医师转岗培训,增加从事康复医疗工作的医师数量。

  (八)强化康复医疗专业人员岗位培训。逐步建立以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康复医疗专业人员培训机制。根据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和康复医疗临床需求,有计划、分层次地对医疗机构中正在从事和拟从事康复医疗工作的人员开展培训,提升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对全体医务人员康复医疗基本知识的培训,增强康复医疗早介入、全过程的意识,将康复理念贯穿于疾病预防、诊疗、康复等全过程。

  (九)加强突发应急状态下康复医疗队伍储备。各地要依托有条件、能力强的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中医医院康复科和康复医院组建或储备康复医疗专家库,建立一支素质优良、专业过硬、调动及时的应对重大疫情、灾害等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康复医疗专业队伍,强化人员、物资储备和应急演练,切实提升突发应急状态下的康复医疗服务能力。

  四、提高康复医疗服务能力

  (十)完善康复医疗工作制度、服务指南和技术规范。结合康复医疗专业特点和临床需求发展,制(修)订完善医疗机构康复医疗工作制度、康复医疗服务指南和技术规范等,特别是重大疾病、新发传染性疾病的康复技术指南等,规范临床康复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康复医疗服务的专业性和规范性,进一步增进医疗效果。

  (十一)加强康复医疗能力建设。以提升康复医疗服务能力为核心,重点加强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三级中医医院康复科和三级康复医院的康复早期介入、多学科合作、疑难危重症患者康复医疗服务能力。根据不同人群的疾病特点和康复医疗服务迫切需求,积极推动神经康复、骨科康复、心肺康复、肿瘤康复、儿童康复、老年康复、疼痛康复、重症康复、中医康复、心理康复等康复医学亚专科建设,开展亚专科细化的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康复指导和康复随访等服务。

  (十二)提高基层康复医疗能力。通过医联体、对口支援、远程培训等方式,发挥优质康复医疗资源辐射和带动作用,提高康复医疗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鼓励医联体内有条件的二级以上医院通过建立康复医疗联合团队、一对一帮带、选派康复专家定期下沉基层医疗机构出诊、查房、培训等,帮扶基层医疗机构提升康复医疗能力。同时,要加强对全科医生、家庭医生签约团队的培训,提高其康复医疗服务能力。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与残疾人专业康复机构、儿童福利机构等加强合作,提高其康复水平。

  (十三)提升中医康复服务能力。落实《关于印发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积极提供中医药康复服务。加强中医药康复服务机构建设和管理,强化中医药康复专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开展中医康复方案和技术规范研究,积极发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增加基层中医康复服务供给,切实提升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和水平。

  五、创新康复医疗服务模式

  (十四)逐步推进康复与临床多学科合作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创新开展康复医疗与外科、神经科、骨科、心血管、呼吸、重症、中医等临床相关学科紧密合作模式。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康复早期介入,推动加速康复外科,将康复贯穿于疾病诊疗全过程,提高医疗效果,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和功能恢复。

  (十五)积极发展社区和居家康复医疗。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通过“互联网+”、家庭病床、上门巡诊等方式将机构内康复医疗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居家。支持基层医疗机构丰富和创新康复医疗服务模式,优先为失能或高龄老年人、慢性病患者、重度残疾人等有迫切康复医疗服务需求的人群提供居家康复医疗、日间康复训练、康复指导等服务。

  (十六)推动康复医疗与康复辅助器具配置服务衔接融合。落实《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若干意见》,推进康复医疗服务和康复辅助器具配置服务深度融合。医疗机构要按照有关要求,合理配置康复辅助器具适配设备设施,强化相关人员培训,建立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与康复辅助器具配置人员团队合作机制,提高专业技术和服务能力。

  六、加大支持保障力度

  (十七)统筹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管理。将康复医疗服务价格纳入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中统筹考虑,做好相关项目价格的调整和优化工作。指导各地落实康复综合评定等29项医疗康复项目,加强医疗康复项目支付管理,切实保障群众基本康复医疗需求。

  (十八)调动康复医疗专业人员积极性。医疗机构要建立完善康复医疗专业人员管理制度。健全以岗位职责履行、临床工作量、服务质量、行为规范、医疗质量安全、医德医风、患者满意度等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与康复医疗专业人员的岗位聘用、职称晋升、绩效分配、奖励评优等挂钩,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调动其积极性。

  (十九)加强康复医疗信息化建设。要充分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慧医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大力推进康复医疗信息化建设,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借助信息化手段,创新发展康复医疗服务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优化康复医疗服务流程,提高康复医疗服务效率。积极开展康复医疗领域的远程医疗、会诊、培训、技术指导等,惠及更多基层群众。

  (二十)推动康复医疗相关产业发展。鼓励各地通过科技创新、产业转型、成果转化等方式,结合实际和特色优势,培育康复医疗相关产业。优先在老年人、残疾人、伤病患者及儿童等人群的康复医疗方面,推动医工结合。积极支持研发和创新一批高智能、高科技、高品质的康复辅助器具产品和康复治疗设备等,逐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要。

  七、组织实施

  (二十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部门要从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政策合力,完善支持配套政策。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在2021年10月底前制定并出台本地区加快发展康复医疗服务的具体实施方案。

  (二十二)明确部门职责。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职责分工,加强政策联动,合力推进康复医疗服务发展。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按照要求合理规划布局区域内康复医疗资源,加强康复医疗专业人员培训和队伍建设,规范康复医疗行为,提高康复医疗服务能力,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部门要加强康复医疗相关专业人才教育培养。发展改革、财政部门要按规定落实政府投入政策。医疗保障部门要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机制。民政部门要积极推动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中医药主管部门要大力发展中医药特色康复服务。残联组织做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并配合做好残疾人康复医疗相关工作。

  (二十三)强化指导评估。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定期指导评估、重点工作跟踪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注重总结经验,推广有益经验。鼓励各地探索将公立康复医院纳入公立医院综合绩效考核体系统筹要求,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引导康复医院持续健康发展。

  (二十四)加大宣传力度。各地要重视和加强康复医疗服务工作的宣传,加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康复医疗相关政策和业务培训,提升服务能力。要广泛宣传康复理念、康复知识和康复技术等,普及和提高群众对康复的认知和重视,在全社会营造推进康复医疗发展的良好氛围。

篇四:康复科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

  

  十三五期间工作总结十三五总结十四五规划

  十三五期间工作总结

  十三五时期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支持下,我院坚持“儿童优先、母亲安全”的服务宗旨,实行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基层,面向群体,预防为主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努力完成省、市、县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全面推进全县妇幼健康工作的开展,现将十三五时期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十三五时期主要成绩

  1、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工作。

  2、妇幼健康指标成绩突出

  3、多措并举,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4、完善制度,规范服务流程,医院管理进一步规范。

  5、医院文化建设深入,行风建设成效明显。

  6、履行医疗机构职责,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工作。

  7、协助挂帮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2020年实现了挂帮村全面脱贫。

  二、具体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工作。

  1、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整体素质。严格按照党员发展制度,吸收医疗骨干、业务精英到党员队伍中来,加大支部党员队伍力量,展示了党员队伍的凝聚力。

  2、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内部管理。结合医院实际制度完善的党员学习制度、党员职责,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充分融合,使党员的先锋作用得到充分展示,形成党建引领业务的工作常态。

  3、创新工作机制,推动业务发展。我院坚持党建引领业务发展,建立联系党员责任制,让党员参与科室管理,党员融入群众工作,提升单位服务形象,打造优质服务品牌。

  (二)妇幼健康指标成绩突出。

  1、孕产妇管理:五年来孕产妇系统管理率__%;几年无孕产妇死亡

  ;住院分娩率为__%(其中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__%),早孕建册率__%;产后访视率__%。

  2、0-6岁儿童管理:五年来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__%;新生儿死亡率__‰;婴儿死亡率__‰;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__‰;新生儿访视率__%。

  3、全市妇幼健康考核:近五年全市妇幼健康考核名列前三名。

  (三)多措并举,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1、人才培养:五年来我院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通过职称晋

  升,规范化培训,外出上级医院进修,服务能力明显得到提升。2016年职工人数__人,2020年职工人数增加到数__人;副高职称2016年__人,2020年增加到__人;中级职称人数2016年__人,2020年增加到__人;派到省外三甲医院规范化学习__人,人,先后派业务骨干到省市三甲医院进行学习__人。

  2、学科建设:2016年新开设新生儿科,2017年新开设中医康复科,扩展业务项目,增加服务内容,提升服务内涵。2018年获得全国无痛分娩试点医院。

  3、资金投入:五年来我院投入资金__万元,增添了麻醉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骨密度分析仪、全自动母乳分析仪、盆底康复治疗仪等医疗设备,提升了服务水平,保障了医疗安全。

  4、服务数量:五年来单位服务数量明显增加,促进单位提速发展。收治住院2016年__人次,2020年__人次;门诊接诊2016年

  __人次;2020年

  __人次。

  (四)完善制度,规范服务流程,医院管理进一步规范。

  五年来,我院以创建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为契机,不断完善单位规章制度,规范科室服务流程,进一步加强医院组织领导、完善工作制度,提高我院行政管理效率,增强医院凝聚力,严格执行院科两级制,落实每月绩效考核。__年__月经省卫计委批准为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

  (五)医院文化建设深入,行风建设成效明显。五年来院班子

  高度重视医院文化建设的开展,全体职工以“仁爱、奉献、团结、奋进”为院训,时常提醒职工要有仁爱之心,奉献之精神、团结职工,奋发上进,努力提升服务水平,打造妇幼保健特色,为全县妇女儿童健康保健护航。在行风建设上,各科室认真查找风险点,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加强领导班子自身政治建设、思想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确保权力在正确轨道上运行。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执行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认真贯彻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和主要负责同志“末位发言”等制度,推动形成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几年来全体职工没有一起违规违纪行为受到上级部门处理。

  (六)履行医疗机构职责,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工作。

  2020年1月21日“新冠肺炎”疫情指令下达后,我院召开中层干部会议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副院长为副组长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下设立了院内专家组、院感防控消杀组、健康教育组、信息收集报送组、后勤保障组、宣传报道组六个工作组,全面负责疫情防控工作。在县疫情防控办统筹安排下,我院承担院内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还要承担医学观察点__酒店的医学观察任务、复工复产后分管领导带队到县城内企业疫情防控工作进行指导、复学后派医务人员驻扎__中学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七)协助挂帮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2020年实现了挂帮村脱全面脱贫。我院派副院长驻__村担任第一书记;1月份以来我院在

  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再选派能力强的年轻干部共5名长驻__村,开展脱贫攻坚大走访大排查,协助村支两委拟定帮扶计划,协调相关部分争取项目,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不定期到挂帮村座谈、调研,对村支两委提出的困难,积极想法解决;挂帮人员实行每月对贫困户进行走访,了解两不愁,三保障情况。

  十三五期间工作总结

  2016年__2019年3月我单位在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明确工作责任,统一思想,顺利完成了十三五规划至今的各项工作安排,圆满完成了上级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就十三五规划开始至今的工作重点做一总结汇报:

  一、2016年更换馆内座椅。

  二、2017年__2018年改造维修装修馆内基础设施。

  三、2019年3月规划文旅体局后更换了馆内21孔断桥窗户,院内铺设并硬化了沥青地面,改造了出入门厅及自动门升级等各项工程。同时,馆内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体育活动。主要项目有:举办了翔羽杯羽毛球比赛、全市太极拳大赛、全区气排球预选赛、健身舞培训及市区两级祖国红歌大赛。组织多所学校在馆内隆重举行歌颂祖国庆七十华诞文艺汇演。

  四、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2020年健身步道工程。今年将利用低收入补助资金亮化馆内外及外墙涂料工程。

  2020年1月29日到3月9日为坚决贯彻落实区委、政府和文化旅游体育局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安排部署全面做好疫情联防联控工作,对包联的小区进出人员实行了严格的登记备案和体温监测。体育馆实行24小时轮班制全力保障无疫情发生。体育馆克服困难、众志成城、团结一心、筑牢疫情防控墙。

  体育馆于3月21日恢复对外开放,通过限制运动人数、扫描城市人人管二维码、测量体温实名登记并对办公场所、公共区域定点消毒和通风,防止疾病传播。

  十三五期间工作总结

  “十三五”期间,雨城区坚持以绿色发展为根本遵循,围绕“工业挑大梁”产业定位,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技术改造提升传统行业,创新驱动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构建雨城区五大支柱产业体系,突出“抓项目、抓园区、抓企业”,推动工业经济总量增长、结构优化、质量提升。使雨城区工业经济进入健康快速发展的上升通道,为“十四五”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十三五”期间工业规划完成情况

  十三五工业规划实施以来,通过雅安市雨城区工业战线的共同努力,完成了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实力明显增强,2020年雨城区实现工业总产值84.8亿元,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6%。规上工业企业达到43户,是2016年1.16倍。优势产业得到发展提升,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

  源化工等产业蓬勃发展,五大支柱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达到70.51亿元。工业项目支撑有力,雨城区五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35.81亿元;完成技改投资30.38亿元,增强了工业经济的发展后劲。传统产业改造提速,节能降耗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累计淘汰燃煤锅炉31台。已分类妥善处置2家“僵尸企业”。

  二、“十三五”期间工业发展主要成就

  雅安市雨城区工业经济保持了较快发展态势,工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取得重大进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主导产业特色鲜明。“十三五”期间,雅安市进一步加快发展壮大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等产业。2020年装备制造产业营业收入值达到10亿元,占五大支柱产业14.19%;食品饮料业营业收入达到9.57亿元,占五大支柱产业13.58%;先进材料产业营业收入达到4.36亿元,占五大支柱产业6.18%;能源化工产业营业收入达到46.58亿元,占五大支柱产业66.05%。“十三五”时期,五大支柱产业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2.产业集聚水平不断提高。通过着力打造园区承接平台,全力推动工业园区发展,雅安市雨城区产业集聚水平明显提升,初步形成了草坝工业园区、雨城区园中园、藏茶产业园等园区,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雨城区工业园区建成面积由2016年的4平方公里扩大到4.2平方公里,增长5%,入园企业达到49户。2020年,工业园区实现营业收入36亿元;园区从业人员1600人,是

  2016年的1.45倍。

  3.龙头企业培育成效明显。积极为企业争取中央、省、市工业发展资金,重点支持企业技改创新,鼓励关联产业和上下游企业联合重组,扶持中小企业做大做强,优势骨干企业支撑作用明显增强。2020年,雨城区工业总产值上亿元、20亿元企业分别达17户、1户,分别比2016年增加3户、1户。

  4.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十三五”期间,共计实施企业技改项目59个。现有3家省级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市级级企业技术中心。专精特新企业4家,高成长型企业1家。军民融合企业3家。

篇五:康复科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

  

  三级医院十四五发展规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扶持和促

  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以及省中医

  药管理局有关文件精神。我院在学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中医

  药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

  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后,为了我院全面、持续、健康、有

  序的发展,结合医院实际,特制订我院“十四五”发展规划。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十九

  大”精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践行我院院训,秉承

  医院宗旨,服务XX,以满足基本需求、完善服务功能为出发点,立

  足于服务病患,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突出中医药特色,应用现代诊疗

  技术,推广中医技术和中医文化,为中医药事业的继承与发展作出应

  有的贡献。

  二、发展目标

  核心目标是五年内力争创建“三级乙等中医医院”达标,为今后

  实现远期目标(创建“三级甲等医院”)打下坚实基础。以“十三五”规划为基础,进一步提升XX市中医医院总体水平,并以队伍建设为

  重点,以完善制度建设为保障,充分发挥XX市中医医院中医药特色

  的潜力,弘扬祖国传统医学文化,加强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应用现

  代诊疗技术,致力于中医药事业的振兴与发展。我院认为创建“三级

  乙等中医医院”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加大投入,深化改革,完

  善基础设施,整体改善医院条件,也要重视提高综合服务能力,重视

  中医药的继承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使中医药特色优势得到有效发

  挥。全院一致认为,医院要保持竞争力,就必须要打造两个队伍的核

  心:专家技术队伍和经营管理队伍。同时,在医院设备设施建设方面

  也要持续改善,始终坚持中医特色,坚持中医为主、西医为辅、中西

  医结合的思路,由内环境到外环境全力打造中医品牌形象,突出中医

  药特色优势,服务人民群众。

  三、建设原则

  (一)

  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是中医院建设的核心任务。三级乙等

  中医医院建设工作中,要坚持以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在医疗服务、专科(专病)建设、人才培养和科研等方面下工夫;加强中医药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积极应用并大力发展中医药诊疗技术,扩大中医药服务

  领域;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巩固和提高中医药在专病治疗、预防上的特色优势。大胆创新以丰富中医药特色诊疗项目,形成特点鲜明的专

  病优势。要重视中医药文化建设,抓好全院职工中医药知识的普及学

  习工作。

  (二)

  统一规划,分级负责

  要不断加强医院领导班子建设,强化内部管理。由院领导牵头、各科室负责人组成医院

  发展与规划中心,明确指导原则、规划方向和重点,安排资金投

  入。制定并执行医院发展规划的各项管理制度,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

  督导检查。各科室要根据医院规划要求,编制本科室建设与发展规划,制定具体项目建设工作计划,落实措施,确保规划的整体目标得以实

  现。

  (三)以创建“三级乙等中医医院”系统工程为中心,服务远期发

  展

  目标

  我院启动创建“三级乙等中医医院”系统工程,并根据我院的实

  际情况,作出了战略规划。以中医药优势和特色为原则,以提高临床

  疗效为目的。遵循中医药的发展规律,在继承经典中医理论与方法的同时,要重视研发与创新。结合我院实际需求与发展需要,应充分利

  用集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有利条件。从远期发展需要来说,两个

  队伍建设与基础建设是长期的重点,创建成功能为远期发展提供有效

  的保障。

  四、建设计划

  (一)

  建设任务

  为优化中医资源结构,使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得到更好发挥,提

  升中医药服务水平,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和临床疗效。以创建“三级

  乙等中医医院”为契机,加强我院软件与硬件设施的完善,整体提升

  我院的综合实力,从而提高我院中医诊疗水平,保证医疗服务质量。

  以人为本,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积极开展各种惠民活动,普

  及中医药基础知识。

  (二)

  建设标准

  “三级乙等中医医院”的创建,要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三

  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为指导,并严格比照我省关于三级乙等中医医

  院建设的相关标准进行建设。同时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科学制定相应

  的建设标准,并保证各科室按时按质完成各项任务。

  (三)科室建设

  -

  重点专科(专病)建设

  加强中医特色的专科专病建设,坚持以“专科特色为龙头,提高

  整体

  功能,促进综合发展”的办院方向,坚持中医特色,发挥中医专

  长,将着力建设好现有的三个重点专科,新建骨伤科,创伤外科,痔

  痿科,手足显微外科,微创(腔镜)外科的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做好重

  点专科的申报工作,争取利用3年时间,使新建的骨伤科、手足显微

  外科,微创(腔镜)外科成为我院新的拳头科室。在加强专科建设的同

  时,带动其他专科发展,全面促进其他各科共同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

  高,以促进医院的全面综合协调发展。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三级乙等中医医院建设的相关标准,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为原则,坚持以“专科特色为龙头,提高整体功能,促进综合发展”的办院方向,来指导重点专科专病的建设。

  1.

  提高医疗技术人员基本素质。计划引进一批拥有高、中级职称

  以上的经验丰富的中、西医类医生,并招收一部分中、西医类本科以

  上的优秀大学生。同时,加强院内中医药文化教育与考核。

  2?合理设置科室。以《评审标准》为依据,以医院(优势病种为依

  托,加大重点专科专病建设,保证重点专科设有门诊专科、专病诊室

  和必要的辅助室,专病床位不少于20张,重点发展中医儿科,康复

  科,皮肤科,骨伤科、手足显微外科,微创(腔镜)外科专科专病建设,并适时发展急诊科、icu>治未病科等相关业务科室。

  3.

  合理配置医护人员结构。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及省、市

  卫生局的相关标准,进行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备,并不断引进中、西医

  类专科技术人才。到2025年职工总人数不低于350余人,并每年引

  进中医类人才20-30人,做到人员结构配备配置优化合理,比例达到

  标准要求,满足临

  床工作需要。

  4.

  完善院内常见疾病的中医诊疗常规及临床路径系统,医疗人员

  须严格按照所制定的诊疗常规和临床路径开展临床工作。

  5.

  加强完善设施设备,根据业务发展情况,每年至少引进5-10项相关设备。

  6.

  在专病专科建设投入方面,每年用于中医人才培养的经费不低

  于30万元,用于设备添置的投入按需求讨论决定。

  (四)、加强护理工作。

  1、认真贯彻执行《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加强中医护理

  管理,提高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水平,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开展

  中医专科专病护理,定期开展中医单病种护理质量检查,并持续改进。

  至2015年,护士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2100%,护士熟练掌握本

  科室中医专科特色护理技术,新护士上岗前中医护;

  (五)积极开展“治未病”工作

  “治未病”是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中,将其列入了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发展重点,我院要积极响应,大力开展

  “治未病”工作。医院将加大建设“治未病科”,最终实现我院康复科和“治未病科”同步发展,建成规范的治未

  病的预防保健体系。医院将在设施设备投入和人力等各方面给予保

  障。

  (六)

  卫生防疫工作

  加强中医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疾病预防工作上的参与能

  力。结合我院实际能力,积极改善急诊急救基础设施条件,加大急诊

  急救技术

  培训,提高中医急救能力,加强中医急诊急救能力建设和培

  训。

  (七)

  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

  根据国家中医药政策要求,我院积极响应号召,在日常工作中注

  重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提高其知晓率和运用率,这既是解决群众“看

  病难、看病贵”的有效途径,也是我院建设中医文化的需要,这

  项工作要长期坚持,形成常态。

  (八)

  创新建设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在我院现有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要适应新

  的发展战略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管理思路与方法,引进先进技术及设

  备,充实建设内容。

  1.在每年安排一定数量人员进修培训的同时,保证每年能够引进

  5T0项有关新技术、新方案,再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开展新业务、新项目。

  2?大力推动学术创新,提升科研水平。选派院内技术骨干参加省

  市组织的学术交流会,院内定期开展学术交流会。计划对相关专病学

  术带头人,要求其每年要有1-2篇论文发表,并鼓励其他医护人员积

  极参与科研,制定相关的奖励制度。

  3.

  根据我院具体医疗及科研水平,在我院研发的20种院内中医药

  制剂,保证制剂在临床上的使用率。

  4.

  加大教学科研工作力度,完善职能,完善全院规范化建设,加

  强对住院医师、护士等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及进修、实习生带教工作。

  (九)文化建设

  医院文化是医院的灵魂和向导,医院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院作为中医医院,更应在规划期内,加大医院文化建设的投入,充

  分体现中医特色。

  1?做好符合“三级乙等中医医院”要求的中医文化建设工作。从

  细节做起,在建筑,标志,宣传等方面有别于西医医院,彻底改变“看

  不见中医的人,听不见中医的声,闻不见中医的味”的局面。从硬件

  到软件、从门诊到病房,营造出特色更加鲜明、内涵更为丰富的中医

  药文化氛围。要强化核心价值理念,将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融入到办

  院理念、医院管理、人才培养、诊疗服务活动、品牌塑造以及院内的建筑风格等医院形象体系中。

  2.

  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电视、杂志、网络等多种形式,做好新

  闻宣传工作,扩大医院影响。积极实施中医药科普宣传与对外交流的各项活动。

  3.

  加强与基层医疗单位的业务合作,开展双向转诊。积极与下级

  医疗机构签署指导协议,并以我院的特色专科及优势病种为基础进行

  指导,积极开展院外各种支医惠民活动,并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突

  出我院的中医特色文化。

  4.

  基础设施设备,院内装潢等文化建设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人的因素。全院职工的中医药知识培训工作长期化,制度化,通过

  长期熏陶,打造完整而立体的中医文化氛围。

  5.

  以医院宗旨、院歌、院训、院徽等为载体,以"仁、和、精、诚”为核心,以“中医诊疗+中药制剂+中西医结合+专科特色”的特

  色优势,加强团队合作精神、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培养,突出XX市中医医院独

  特的医院文化氛围。

  (十)设施设备完善

  逐步完善医院的硬件软件设施,加强基础建设。根据医院发展需

  求,力争每年引进5-10项相关设备设施。拟于五年内分批引入手术

  显微镜、骨科手术配套器材、C型臂X光机、超声刀、膀胱镜、输尿

  管镜、前列腺电切镜、等离子刀、钦激光、宫腔镜、输卵管镜、椎间

  孔镜、射频仪、臭氧仪、中央监护系统、中央输液监护系统、静脉输

  液配送中心、麻醉机、监护仪,以及与医院临床紧密结合的中医诊疗

  设备,以满足相关专病建设和中医临床科研需要,并能提高中医药临

  床疗效,以适应“三级乙等中医医院”有关诊疗、预防、保健等服务

  的要求。新建一栋16000平方米的医院综合大楼。努力争取扩大医院

  编制和实际床位、门诊部门,不断提升医院门诊量、住院人次,以提

  咼医院业务量。

  (十一)经费安排

  本规划建设所需投资由政府和集团公司和本院自筹渠道解决。其

  经费的主要用于设施设备、人员培训、学术交流与协作、信息化建设

  等,做到专款专用、并按“三重一大”的管理权限和规定报批与公示。

  五、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医院发展的未来,我院远期发展重点强调打造两个队伍:

  专家技术队伍、经营管理队伍,要长期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才的培

  养和引进工作,加强中医人才梯队建设,完善中医人才培养体系。要

  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加大实施人才战略的力度。

  人才建设:启动引硕士工程,引进硕士生20人;加强在职职工的培养,加大本、专科生的引进,使专业人员总数达350人;;遴选

  一批省级名医(3-5名);遴选一批市级名医(5-10名);遴选一批本

  院名医;遴选一批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一)

  加强医院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

  (二)

  聘请一批省内知名专家长期来院坐诊、带教、授课、手术,做好中医传承,以推动我院中医学科建设。特别是对于名老中医专家

  在带徒方面医院给予积极支持,以加强我院技术骨干的传统中医药的传承工作。

  (三)鼓励技术骨干参与专科(专病)建设,构建符合专病专科发展

  需要的学术梯队。突出学科与专科带头人地位,抓好学科带头人和技

  术骨干的培养,培育一批学术造诣高、临床疗效好、有一定社会影响

  力的学科带头人,并做好学科带头人以及技术骨干的人才储备工作。

  (三)

  选送业务素质好、有发展潜力的医务人员外出进修,学习新

  技术、新项目,每年安排重点专病相关医护人员到高等级医院进修、培训,每年每项专病不少于2人次,以引进新技术、开展新业务、新

  项目。

  (四)

  积极加强与上级医院的技术合作,聘请上级医院知名专家长

  期来院坐诊、带教、手术。引进有真才实学的外来专家。

  (五)

  积极组织开展中医经典理论培训、临床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

  训以及中医药管理知识的培训,加强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开展名

  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结合重点学科建设,培养中医药学

  科带头人。

  (六)

  坚持普遍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

  六、质量建设

  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不断完善和改进的过程。

  以

  认真贯彻基本医疗制度,基本诊疗规范和诊疗标准为前提,重点加

  强基础质量、环境质量和终末质量管理。

  (一)

  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体系。

  (二)

  发挥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质控小组的指导、检查、考核、评价和监督职能。

  (三)

  形成PDCA循环:计划一实施一检查一总结、再优化。

  (四)

  加强质量教育,严格医疗操作规范,落实医院核心制度。

  (五)

  落实医疗技术准入、应用、监督、评价制度,建立医疗技术

  风险预警机制。

  七、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为了进一步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提升我

  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逐步完善相应的激励和奖惩制度,全面在《XX市中医医院xx综合目标管理方案》的基础上,每年提高

  中医绩效比率。

  八、建设进度管理

  于2020年启动创建国家“三级乙等中医医院”系统工程。

  (一)

  拟于2023年建设成为国家“三级乙中医医院”。以专科专病

  为中心,以中医儿科、康复科、皮肤科、骨伤科、手足显微外科、微创(腔镜)外科为支柱,使我院的门诊量达到20万人次/年,住

  院达到10000人次/年。年收入1亿元。

  (二)

  拟于2021年建设成为四川省重点中医医院,争取使我院门诊

  量达到20万人次/年,住院达到10000人次/年,全院年业务收入达

  到1亿元元。院内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各项指标落实到医院的每项工

  作。全院

  科研水平提高,保证每年论文全院5-10篇,对每篇论文进

  行一定奖励,且有1-2项省、市科研成果项目。

  (三)依据整体进度安排,责成各科室及相关负责人按时完成,并

  制定相关奖惩制度。各科室制定本科室项目具体计划,落实建设措施,确保按期完成建设任务。

  九、院务公开与信息化建设

  根据文件精神,我院在院务公开和信息化建设方面要逐步健全完

  善。对医院各项管理制度、院务工作、党建工作、“三重一大”、投

  诉渠道、收费项目及服务等方面信息,按照相关规定和规范进行公开。

  充分利用院内公示墙、LED显示屏和医院网站等平台,逐步落实到位,加强对我院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计算机操作技能培训。立足本院,加强

  医院信息化平台建设,争取尽快完善门诊医生工作站、住院医生工作

  站、护士工作站、药品、检验、医技、物质设备、PACS、LIS、新农

  合接口、医保接口等。并实现全院信息系统的互通互连。

  为了增强医院间学术交流,方便患者就医,寻找力量对疑难病例

  诊断治疗的帮助,或利用自己的专长帮助他人,远程医疗会诊是一种

  新型的医院手段。能够采用这一手段的前提是医院要建好远程会诊中

  心。建立健全医院网络系统,对外做好官方网站的宣传及维护,医院

  患者客服服务短信平台;对内做好内部管理及职工内部交流。通过医

  院信息化建设让各科室实现信息共享,提高了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和工

  作效率,不仅优化了流程还减少了人为的误操作,有效的提升了医院

  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十、重点要求

  (一)

  根据医院“十四五”发展规划,严格按照各项标准,保质保

  量完成各项工作计划。务必在2025年前建设成为国家三级乙等中医

  医院,为下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二)

  依照医院发展规划,每年度要有工作计划、工作实施记录以

  及工作总结、改进措施

  等。

  (三)

  在重点专科(专病)与三级乙等中医院建设的同时,必须保证:门诊中医治疗率达到80%以上;病房中医治疗率达到70%以上;疾病诊

  断准确率达到95%以上;中医辨证施治优良率大于95%;保证使用中药

  制剂不少于20种,使用率大于70%,制剂收入占药品收入不小于30%。

  (四)

  严格要求对病床、病历以及处方的管理,做好对每个医生每

  个专病的床位使用情况、业务情况的统计,并且定期检查与总结,及

  时发现问题,制定合理的调整方案。

  (五)

  关于专业人才、新设备、新技术、新项目的引进工作,必须

  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并根据医院实际情况,不断做出适宜于医院

  的调整。

  (六)

  对于医院中医文化建设,要有定期的工作安排、落实的措施

  以及建设成果的总结与分析。

  (七)

  争取政府支持建设医院“杏林苑”,解决我院职工住房困难,改善职工住房条件,为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创造安居安定的生活环境,让他们更好地为xx卫生事业做出贡献。

  十一、预期建设成效

  根据我院“十四五”期间的发展规划,通过全院干部职工的切实

  努力,到2025年前,我院的发展建设力争取得以下主要成效:

  (—)我院建设成为国家"三级乙等中医医院",医院整体综合水

  平大幅提升。

  (二)

  两个队伍建设初具规模,人才建设梯队成形,人才储备充足。

  (三)

  我院中医药继承与自主创新条件得到显著提升。规划实施完

  成后中医儿科、康复、皮肤、骨伤等疾病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和自主创

  新能力大幅增强,中医药特色与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中医药对骨伤疾

  病的防治能力将得到显著提高,在中医药防治疾病诊疗规范、中医药

  防治疾病制剂和专药的开发与研究、符合中医药自身特点的疗效评价

  标准等方面将取得明显进展,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大幅提高,能较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四)

  我院社会美誉度等都将大幅提升。社会影响力显著提高,能

  与省内兄弟医院保持水平上的共同进步,能与上下级医院建立良好的帮扶关系。

  十二、结语

  在院党支部、院领导班子的坚强带领下,我院积极响应国家中医

  扶持政策,按照国家和中医药管理局的规划,结合本院自身条件和基

  础,制定了本院的“十四五”期间发展建设规划,提出了以创建三级

  乙等中医医院为核心任务,以打造两个队伍为长期目标的发展战略。

  “十四五”将是我院一个跨越式发展时期,对我院是难得的战略机遇,国家的方针政策,地方的扶持,卫生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集团公司

  的领导达到一个空前的力度,为我院实现发展战略创造了极好的条

  件。我院将利

  用好各种有利条件,统一思想,团结一心,坚定决心,加强领导,确保各项建设任务的完成,实现我院发展规划的核心

  任务和长期目标。为国家中医药事业做出贡献,为人民群众健康提供

  保障,为我院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为我院每一位职工的事业发

  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前景是美好的,但道路是艰辛的,全院职工必须

  做好艰苦奋斗的准备,紧密团结,团队协作,分工细致,责任明确,按照本规划以及后续具体工作计划安排,踏实苦干,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实现“群众得实惠、医院得发展、政府得民心”的目标,让人

  民群众早日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实惠和好处。让全体职工共享改革成

  果。同心协力共同创造美好明天。

  附参考模板一份

  XX市胸科医院“十四五”发展规划

  一、“十四五”期间医院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1.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人民群

  众的健康需求,落实深化医改各项政策措施,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发扬“勤谨仁和,精诚博新”的医院精神,狠抓医院精细化管理,提

  高医疗质量,加强人才培养,积极推进重点学科建设,落实专科细分

  要求,建设特色专科,不断提升医院影响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努力实现医院发展战略,促进医院事

  业健康持续发展。

  2?战略目标。建设西部领先、国内一流的现代化胸科医院。

  二、“十四五”期间医院发展主要任务

  1.专业发展

  以结核病诊疗为基础,发展以呼吸病诊疗为主的胸科综合。力争

  用5年时间把我院建成集结核病、胸部疾病(胸部肿瘤、肺部感染及

  心血管疾病)、呼吸病及肺部职业病诊治(矽肺)的现代化三级甲等

  胸科医院。

  为促进转型发展,将医疗科室设置为结核病区、呼吸(含尘肺科)

  及危重症病区、肿瘤病区、外科病区及心血管病区等五大病区。将医

  技科室设置为影像中心、内镜中心、检验中心、介入中心及重点实验

  室。

  (1)把结核病学科做精做强,建成省内重点学科。

  ①按照结核病专科细分,独立设置妇儿结核科、神经结核科、结

  核合并症科、浆膜腔结核科、耐药结核科、中西医结核科(老年结核

  科)和肺结核科,进一步集中资源,优化结构,打造专科优势和特色。

  ②建立结核病治疗平台,依托腔镜中心和C型臂、64排CT、高

  端E超等设备构建平台,从气管介入、血管介入及胸膜腔介入三方面

  进一步发展介入治疗技术。

  ③④

  建立基础实验室。重点建设科研实验室和P2实验室。

  成立代表省内水平的诊疗中心,提升医院在省内外的学术影响

  力。成立XX结核病与胸部其他疾病鉴别诊断中心、成立XX结核病会

  诊中心、成立XX结核病检测中心、成立结核病影像中心。

  (2)

  逐步向胸科综合转型,重点发展呼吸科、胸部肿瘤科、胸

  外科、尘肺科和心血管科等学科。

  ①积极开展呼吸疾病的诊疗业务。独立设置呼吸科,尽快形成对

  肺

  部感染、慢阻肺及其他肺部疾病的诊疗能力。在现有ICU病区基础

  上,进一步发展呼吸重症的治疗,提升急诊重症患者抢救和治疗水平。

  ②大力发展胸部肿瘤诊疗业务。在手术及化疗基础上,成立核医

  学科,引进直线加速器,完善我院胸部肿瘤的治疗手段,提升诊疗能

  力,扩大业务规模。

  ③开展肺部职业病诊疗业务。成立尘肺科,发展全麻下双肺灌洗

  等肺部职业病综合治疗技术,促进医院新业务发展,为广大尘肺(矽

  肺)患者服务。

  ④加大胸外科建设力度。设置结核外科、胸外科,重点发展肺部

  及纵膈肿瘤手术治疗,胸腔镜微创肺切除术、耐多药结核病的手术治

  疗,积极开展其他胸部手术,促进形成完善的心胸外科手术治疗体系。

  ⑤积极发展心血管系统疾病诊疗业务。依托现有设备和人才,将

  介入科和心血管科整合,组建团队,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加

  强人才培训,锻炼队伍,拓展业务。

  ⑥

  创建全国中医示范科室:通过知识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医药

  理论体系,不断提高我院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积极推广中医

  药适用技术,特别是中医针灸、理疗、康复、耳穴等中医特色诊疗工

  作。大力发展中西医结合特色专科,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祖国传

  统医学辨证论治的优势,探索采用中药内服、中药热敷(外用)、冬

  病夏治、冬病冬治、火罐疗法等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抗虏药后肝损害、耐药结核病及结核性胸膜炎的中西医治疗方法。在陕西省中医示范科

  室基础上,拓展中医诊疗范围,建设中医优势特色专科。

  (3)

  结核检验。确保我院检验科在结核病的实验室检查方面始

  终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涵盖结核菌检测、结核菌快速培养及各类药敏

  检测、结核菌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核病患者免疫水平检测、结核病免

  疫及血清学诊断技术和结核病与相关疾病鉴别检测等各方面。建设结

  核病研究实验室及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库,力争建立陕西省结核病重点

  实验室,增强我院基础研究的实力,使我院在结核病临床检验和结核

  病基础研究方面跨入国内领先地位。

  (4)

  影像诊断方面。发展三维重建及E超引导或C型臂引导下

  的治疗及诊断技术,进一步完善我院对肺部疾病诊断技术,使结核病

  和胸部肿瘤的检查诊断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5)

  加强交流合作,外科、肿瘤科、影像科、超声科等重点科

  室外聘国内知名医学专家担任医学顾问。

  2.

  护理服务

  (1)

  试点无陪护管理模式,实行病区封闭式管理。五年内,在

  医院落实保障措施的前提下,应逐步落实门禁管理无陪护管理工作流

  程、建立移动护士站、开展特色健康教育、满足患者生活护理等,推

  动病区无陪护管理模式的有效落实。

  (2)

  合理配置护理人力,保障临床工作安全。每年有计划地充

  实临床一线护士队伍,保障临床护理岗位的护士配置。建立一支10-20名人员组成的护士机动人力资源库。根据不同科室床位使用率、危重

  患者比例、工作量等,及时调整临床护理岗位护士配备,提高管理效

  率,并保证突发事件及特殊情况下临床护理人力的应急调配。护理队

  伍学历结构从大专转

  向本科及以上学历教育为主,到2020年本科学

  历占总人数的30%以上。职称结构逐渐趋于“稳定型”方向发展,提

  高护士高级职称晋级比例,构建合理的护理人才梯队,高级职称达到

  3-4%,主管护师、护理师、护士比例达到1:2:3的结构。

  (3)

  探索护士岗位管理试点工作,加快岗位管理改革。根据实

  际需要科学设置护理岗位,制定护理岗位设置名录和岗位职责说明

  书。各岗位护士选拔任用实行竞聘上岗、公平竞争。

  根据各专业不

  同病种、不同病人、不同治疗和护理、风险责任程度等确定科室系数,对科室进行分类,与绩效考核挂钩。

  (4)

  加强专科护士培养,努力为病人提供专业化服务。根据我

  院专科发展特点,在重症监护、手术室、供应室、肿瘤、糖尿病、儿

  科护理等专科护理领域开展专科护士培训。5年内争取完成对10-15名专科护士的教学培训任务。依托重症医学科,建设院内ICU专科

  护士培训基地。根据临床工作需要,成立压疮护理专业组、静脉治疗

  组(PICC置管)等专科护理小组,明确职责,定期培训,建设一支业

  务素质高的专科护理队伍,提供专业化护理服务。

  3.

  人才培养

  (1)

  统筹规划,招聘高学历人才。每年引进培养博士学历人次

  2-3人,硕士学历人次10-15人,加快人才队伍的梯队建设

  (2)

  加强人才培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坚持“内部

  培养为主,外部引进为辅”的培养原则。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前沿水平

  的学科带头人,重点选拔培养中青年骨干和学科带头人,成为国内同

  学科领域知名

  专家和省内同学科领域知名专家。人才梯队建设的五年

  目标为:培养省级学科带头人1-2人,市级学科带头人2-3人,各科

  室拥有学术带头人1-2人;培养45岁左右在省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学

  科接班人;40岁左右在技术上崭露头角的重点培养对象;35岁左右

  具有潜力的后备人才。

  (3)

  创新人才培训机制,多渠道、多形式培养青年人才,选派

  优秀的中青年骨干到国内一流医院进修、培训、深造,利用参加学术

  会获取新信息、新技术、新思路。

  4.

  科研教学

  (1)

  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省级科研项目2-3项,市级科研项目5-6项,厅局级科研项目7-8项;市级及以上科技奖励

  1-2项,获得专利1-2项;发表SCI论文5-6篇。

  (2)

  创建省市重点学科1-2个。

  (3)

  建立临床科研实验室,能够满足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细

  胞学和蛋白组学等实验要求。

  (4)

  建立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加强医院师资队伍建设,申请成

  为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并建成陕西省结核病与胸部疾病教育基地。

  (5)

  承办全国型学术大会2-3次,主办省级继续教育项目4-5次。

  (6)

  创建国家临床药物实验机构。

  5.

  信息化建设

  (1)

  建成医院信息平台,满足医院医疗业务和区域协同医疗业

  务的需要,促进优化工作流程、规范工作行为、提高运行效益,实现

  医院数字化、集成化、智能化、区域化,达到临床的智能化、办公的无纸化、管理

  的精细化、服务的人性化,满足三级甲等专科医院评审

  要求。

  (2)

  建设办公自动化系统(0A),实现办公的无纸化、网络化。

  (3)

  建设无线移动医疗系统,实现移动查房、移动护理,提升

  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减少医疗差错,保障患者安全。

  (4)

  建立远程医疗系统,实现医院间远程会诊、学习交流和医

  生间远程诊疗服务。

  (5)

  加强医院网站建设、微官网和微信平台建设,给患者提供

  便捷的就医信息和就医体验。

  6.

  医院基本建设

  (1)

  新建院职工公寓楼,约8000m2o

  (2)

  更新完善基础设备。采购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仪、彩色多

  普勒诊断系统等,更新流式细胞仪、荧光定量PCR仪、血气分析仪等

  设备。

  (3)

  建成P2+实验室,引进先进的结核菌及药敏检测设备及

  Xpert、线性探针检测Hain、全自动生化免疫流水线、分子杆菌核酸

  测序仪等。

  (4)

  建立静配中心,实现静脉用药集中调配。

  (5)

  引进先进的大型设备,增添1.5T超导核磁共振成像设备、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等胸科疾病和结核病诊断、治疗的全套设备。

  7.

  行风建设

  (1)

  优化服务流程,简化就医环节,提高规范服务水平。积极

  实施预约挂号、出院随访工作,随访率达100%。

  (2)

  全面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病员综合满意度达95%以上。

  (3)

  创建全国文明单位。

  8?主要数量、效率指标

  (1)

  期末门急诊诊疗总人次220万人次。

  (2)

  期末出院病人24万人次。

  (3)

  期末手术量21000人次。

  (4)

  住院病人平均住院日W20天。

  (5)

  期末开放床位达到1000张。床位使用率100%。

  (6)

  期末年业务收入三5亿。

篇六:康复科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

  

  《“?四五”健康?龄化规划》出台,社会办医的机会在医养结合!应对?龄化早已上升为国策,基层社区和医养结合机构是可发?点。3?1?,国家卫?健康委等15部门联合印发了《“?四五”健康?龄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在“?四五”期间,通过增加?年健康服务机构数量、提升居家社区机构健康服务、提?医疗卫?机构适?化?平、完善?年健康保障机制,实现“?年?健康需求得到更好满?,?年?健康?平不断提升,健康预期寿命不断延长”的发展?标。01|?龄化形势严峻,《规划》提出7?指标早在去年10?,应对?龄化就已经上升为国策。“全国?龄?作会议”对推动?龄事业和产业?质量发展作出了全?部署;之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龄?作的意见》和《“?四五”国家?龄事业发展和养?服务体系规划》相继印发。不到半年,《规划》随之出台,可见其重视程度。摆在?前的正是这样严峻的形势——我国即将进?到中度?龄化阶段。2021年,我国60岁及以上??有2.67亿?,占全国总??的18.9%。?社部预测,到2025年,我国?年??将超过3亿?,占总???例将超过20%。我国?年?健康状况也不容乐观,78%以上的?年??少患有?种以上慢性病,失能?年?数量将持续增加。《规划》提出,要以?年?健康为中?,以?年?健康需求为导向,以保障全体?年?健康权益为出发点,发挥政府在促进健康?龄化?作中的主导作?,?励社会资本参与,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年健康服务体系。同时,《规划》列出了7项主要的?作指标。时间紧,任务重。倘若到2025年各项指标顺利实现,我国的?龄化健康?作也基本能步?正轨。除了健康管理服务率、中医医院康复科?例、综合医院?年医学科?例和?年友善医疗机构?例等已经纳?7项指标的内容,还有?项?标要求值得注意:“到2025年,培训?年医学科医师不低于2万?,培训?年护理专业护?不低于1万?,每名?年医学科医护?员、安宁疗护试点地区从事安宁疗护服务的医护?员?少接受?次专业培训。”02|强调基层社区,全?位服务?年?实现《规划》提出的7?指标,主要从与?年??活息息相关的九个????:?是强化健康教育,提??年?主动健康能?;?是完善??健康并重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三是以连续性服务为重点,提升?年医疗服务?平;四是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的失能?年?照护服务体系;五是深?推进医养结合发展;六是发展中医药?年健康服务;七是加强?年健康服务机构建设;?是提升?年健康服务能?;九是促进健康?龄化的科技和产业发展。诊锁界梳理发现,《规划》?常强调基层医疗卫?机构在?年?健康?作中发挥的作?,包括其本?的健康服务能?,以及与医院的转诊体制等。这也符合当下的趋势,让?年?不必长途奔波,在?常?活的社区范围内就能得到完善的救治和照护。从预防层?上来讲,要让?年?树?起为??健康负责的意识,并强化“家庭是健康第?道关?”的观念;建?并利?“综合、连续、动态”的?年?健康管理档案,同时,健全三级预防体系,构建慢性疾病综合防治服务体系,加强??压、糖尿病、冠?病、阿尔茨海默病、帕?森病等?年?群常见慢性病的早期筛查和?预;建设基层社会?理服务平台,为

  糖尿病、冠?病、阿尔茨海默病、帕?森病等?年?群常见慢性病的早期筛查和?预;建设基层社会?理服务平台,为?年?提供?理关怀服务。从治疗层?上,在医疗机构推?多学科诊疗模式,加强?年综合征管理,尤其要强化基层医疗卫?机构?年?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诊治能?;在各类医疗机构中建设?批?年医学科。此外还?励中医医师积极参与家庭医?签约服务,为?年?提供个性化中医药服务。从康复护理层?上,开展社区和居家康复医疗服务,并?励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机构为?年患者提供居家护理、?间护理服务,?有条件的社区卫?服务中?、乡镇卫?院等基层医疗卫?机构还可以增设护理床位或护理单元。另外,在临终关怀??,《规划》也?持推动相应医疗卫?机构合理开设安宁疗护病区或床位,发展社区和居家安宁疗护服务。03|社会办医?量可深度参与医养机构建设2018年中国养?市场规模已超6.56万亿,据前瞻经济研究院分析,预计2022年养?市场规模或将突破10万亿,但是养?市场呈现出供应不?的状态。当前的养?模式结构距离国务院提出的“9073”模式结构尚有差距,机构养?数量及质量尚待发展。《规划》开篇?励社会资本在政府主导下参与?年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尤其是在?前相对匮乏的医养结合??,“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养结合机构,推动建设?批百姓住得起、质量有保证的集团化、连锁化医养结合机构。”在此之前,国内医养结合的模式?较常见的是在养?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或在医疗机构内设?养?机构,另外还有?级医院转型为康复医院、护理院等等,完全为?年?医护和陪护服务?设置的医养结合机构相对较少,且这??的性质界定、监管、医保衔接等??的规范性?件也不够全?。因此,《规划》特别点名,?励社会办医在医养结合机构??发?是??利好消息,这意味着社会办医养结合机构的合法准?,现在更多规范性政策也陆续出台。医养结合机构对社会办医?量??,将是??蓝海。有?早已?动,今年1?,中国平安旗下的平安颐年城实业就以1.6亿元竞得深圳招商街道的?宗医疗卫??地,打算建成不少于390张床位的康养中?。“健康是保障?年?独??主和参与社会的基础,推进健康?龄化是积极应对???龄化的长久之计。”?年?健康?作是未来的发展重点,这?庸置疑,社会办医?量可以深度参与的机会正是基层社区和康养机构。/END///作者:星翼/会议信息/2022年6?,由诊锁界传媒主办的第四届中国诊所配套服务博览会暨第五届中国诊所年会将于?州盛?召开。

篇七:康复科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进一步推进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具体措施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公布日期】2022.06.25?

  【字

  号】津政办发〔2022〕39号

  【施行日期】2022.06.2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民政

  正文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进一步推进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具体措施的通知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天津市进一步推进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印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2年6月25日

  天津市进一步推进老龄事业

  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

  为全面推进本市新时代老龄工作,尽快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不断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国发〔2021〕35号),结合本市实际,制定以下具体措施。

  一、健全多层次、全方位社会保障体系

  (一)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加大对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扩面力度。到2025年底,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10万人。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待遇政策,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调整退休人员养老待遇,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简化企业年金备案手续,规范做好职业年金运营管理。(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财政局)

  (二)巩固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大病保险等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到2025年底,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184万人。(责任单位:市医保局)

  (三)积极推动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健全本市长期护理保险政策框架,并推动平稳运行。研究制定长期护理保险委托经办机构考核清算办法。指导经办保险公司规范开展试点服务工作。合理引导长期护理保险社会预期,持续深入开展政策宣传培训。指导定点护理机构为重度失能老人提供规范的护理服务。(责任单位:市医保局、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天津银保监局)

  (四)完善老年人社会福利政策和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困难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护理)补贴制度,提高补贴标准精准度和有效性。对60周岁及以上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老年人,继续落实分类救助政策。发展慈善事业,引导慈善资源加大对困难老年群体的帮扶力度。(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退役军人局、市财政局)

  二、扩大养老服务有效供给

  (五)建立市、区两级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因地制宜逐步完善基本养老服务项目。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公布养老服务扶持政策措施清单、项目清单、服务指南、服务标准等,重点购买生活照料、康复护理、机构运营、社会工作、人员培养、失能失智和高龄老年人家庭成员照护培训等服务。(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财政局)

  (六)加强城乡特困人员集中供养设施(敬老院)建设与管理,确保有集中供养意愿的城乡特困人员全部实现集中供养。到2022年底,全面建立居家社区探访制度,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达到100%。(责任单位:市民政局)

  (七)支持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延伸服务功能,发展家庭养老床位,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将资源向居家养老倾斜。支持有条件的区探索开展失能失智老年人家庭照护者“喘息服务”。(责任单位:市民政局)

  (八)到2022年底,新建城区、新建居住(小)区按标准配套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实现全覆盖。通过建设、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补齐老旧小区养老服务设施短板,到2025年底,“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逐步完善。继续推进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到2025年底,城镇地区日间照料机构覆盖率达到100%,农村地区日间照料机构(含农村互助幸福院)覆盖率达到70%。(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农业农村委)

  (九)推动养老机构提质增效。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服务提升,完善公办养老机构轮候评估入住制度。制定公建民营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引导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重点面向中低收入群体、适度面向中高收入群体,满足老年人多层次、个性化服务需求。优化城乡养老机构床位结构,新增养老床位1.5万张,养老床位达到10万张,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60%。(责任单位:市民政局)

  (十)开展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落实天津市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政府支持政策清单,重点支持集中管理运营的带护理型床位的日间照料中心、对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长期照护服务的综合性养老服务机构等设施建设。(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

  (十一)构建养老服务应急救援体系。协调建立市级养老应急救援指导中心,提升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和应急保障能力。指导各区建设应急救援技术服务中心,负责为本区养老服务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供服务。(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卫生健

  康委)

  三、完善老年健康支撑体系

  (十二)强化老年健康教育。组织开展老年健康宣传周、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实施老年健康素养促进项目,提高老年人健康核心信息知晓率和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开展老年人失能预防与干预工作,实施老年心理关爱行动、老年营养改善行动、老年口腔健康行动。(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

  (十三)规范老年人健康管理。做好老年人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健康指导等系统管理工作。到2025年底,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城乡社区规范化健康管理服务率达到65%。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提升家庭医生团队服务能力。发挥中医药特色,加强老年健康研究,到2025年底,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率达到80%。(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

  (十四)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失能老年人上门开展健康评估,并对符合条件的失能老年人及其照护者每年提供至少1次健康服务。开展天津市老年医疗护理服务试点工作。探索符合天津实际的安宁疗护服务模式,积极申报国家级安宁疗护试点项目。(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

  (十五)开展老年友善医疗卫生机构创建活动。制定天津市老年友善医疗卫生机构评价标准。到2022年底,80%以上的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为老年友善医疗卫生机构。到2025年底,老年友善医疗卫生机构评价标准进一步完善,创建成果进一步巩固。(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

  (十六)加强老年医学科建设。将老年医学人才培训纳入紧缺医学人才培训项目,建设老年医学人才培训基地。到2022年底,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达到50%,到2025年底超过60%。推广中医特色老年人康复服务,到2022年底,三级中医医院设置康复科的比例达到75%,到2025年底达到80%。(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

  (十七)实施医养结合机构质量提升行动。全面推行《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指南(试行)》和《医养结合机构管理指南(试行)》。强化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服务衔接,保持医养签约服务覆盖率100%。实施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创建工作。(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民政局)

  四、大力发展银发经济

  (十八)落实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业计划(2021—2025年),加大智慧健康养老产品供给、智慧健康创新应用、智慧养老服务推广。积极组织企业申报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项目。推进中日(天津)健康产业发展合作示范区国际合作园区建设,聚集高端养老产业项目。依托中新天津生态城、中日(天津)健康产业园,引进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国家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模式,服务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

  (十九)落实关于促进老年用品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促进老年用品产业发展。支持老年用品关键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成果转化、服务创新及应用推广,培育壮大本市龙头骨干企业。(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二十)支持商业保险机构规范发展养老保险,引导保险公司积极参与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责任单位:天津银保监局、市金融局)

  五、践行积极老龄观

  (二十一)丰富老年教育内容和形式,办好家门口的老年教育。利用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站)、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开展老年教育,推动养老服务向“助学”延伸。健全“市老年大学—区老年大学—乡镇(街道)老年学校—村(居)民委员会老年教育学习中心”老年教育四级办学体系。推动办好天津开放大学老年大学,发挥天津终身学习网和天津市老年人大学天津老年远程学习网的作用。到2025年底,各乡镇(街道)至少举办1所老年学校。(责任单位:市教委、市民政局)

  (二十二)鼓励市、区两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有劳动意愿和劳动能力的低龄老年人免费提供就业政策咨询、就业信息等公共就业服务。推动社区党组织继续为老年人在社区治理中发挥作用提供载体平台,激发老年人参与社区治理热情。指导各区、各系统做好离退休干部职工中党员的组织关系接转工作,以组织一次双入户、编入一个党组织、过一次政治生日、组织一次集体学习、开展一次专题调研“五个一”为载体,引导退休人员中的党员积极参加组织生活。(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委组织部、市委老干部局、市民政局、市总工会)

  (二十三)广泛开展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在社区健身园、乡镇(街道)健身中心配备老年人健身设施。普及推广适合老年人的健身方式。提升基层医疗和健身网点的科学健身指导能力,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促进老年人健康、预防老年人疾病和伤病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体育局、市卫生健康委)

  六、营造老年友好型社会环境

  (二十四)完善助老爱老志愿服务机制,深入开展“寸草心”、“手足情”志愿助老行动。打造一批示范性助老志愿服务阵地,结合服务对象特征、实际需求、工作重点等,开展针对性服务。每年开展“敬老月”活动,活动期间广泛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责任单位:团市委、市卫生健康委)

  (二十五)实施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工程。指导各区将无障碍设施建设纳入老旧小区改造内容。继续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到2025年底,建成一批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民政局、市残联)

  (二十六)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落实天津市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工作举措,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不便,推动老年人更加广泛享受智能化服务。(市发展改革委、市卫生健康委牵头,相关单位按

  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七)全面发展适老型智能交通体系。在火车站、机场等场所设置无障碍设施、引导标识、咨询窗口和人工登记处,安排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便利性服务,做好老年人服务保障,营造便捷舒适的老年人出行环境。(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委、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铁路办事处、天津滨海国际机场)

  七、增强发展要素支撑体系

  (二十八)推动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所属培训疗养机构转型养老机构。已完成转型且符合要求的培训疗养机构,纳入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积极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国资委、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

  (二十九)细化完善养老服务补贴政策。落实落细支持养老服务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落实天津市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实施方案。对赡养负担较重的零就业家庭成员,按规定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对市场渠道难以实现就业的,通过公益性岗位优先进行托底安置。(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人社局)

  (三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设置养老本科专业,鼓励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合作培养四年制本科养老服务人才。鼓励有条件的职业院校继续开设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实施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提升行动,到2025年底,培养2万名养老护理员,实现每千名老年人、每百张养老机构床位配1至2名专业社会工作者。开展老年人照护、失智老年人照护等“1+X”证书制度试点建设工作。开展医养结合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责任单位:市教委、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

  八、老年人权益保障与优待

  (三十一)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为实施积极应对

  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建立健全便老惠老司法服务机制。深化“法援惠民生”品牌活动,开辟老年人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依法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援助。落实为老年人提供便捷公证法律服务的实施方案,鼓励公证机构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减免公证服务收费、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公证机构对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首次申办遗嘱公证的,免收遗嘱公证服务费。(责任单位:市高级人民法院、市司法局)

  (三十二)落实好老年人基本优待政策。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平等享有优待政策,为困难、高龄、失能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提供重点服务。继续实施本市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优惠政策。完善公路、铁路、民航等公共交通工具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优先进站、绿色直梯通道、协助办理进(出)港手续等便利服务。(市卫生健康委、市民政局、市交通运输委、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铁路办事处、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等相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推荐访问:康复科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规划 康复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