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新烈士的真实情况(6篇)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张志新烈士的真实情况(6篇)

2023-05-04 09:20:03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篇一:张志新烈士的真实情况

  

  张志新事迹介绍

  张志新事迹介绍

  张志新事迹介绍

  张志新(1930-1975)

  女,汉族,天津市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中国共产党辽宁省委宣传部干事。张志新怀着对党、对人民的赤胆忠心,在“文革”期间,反对林彪、“四人帮”的倒行逆施,遭受了残酷的迫害。她坚持真理,公开揭露林彪、江青一伙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被“四人帮”一伙定为“现行反革命”,于1969年9月被捕入狱。1975年4月4日她惨遭“四人帮”杀害,年仅45岁。1979年3月21日,中国共产党辽宁省委为她彻底平反昭雪,并追认为革命烈士。

  张志新事迹

  张志新,1930年12月5日生于天津一个大学音乐教师家庭;其父张玉藻曾参加过辛亥革命,有很高的音乐素养;其母郝玉芝毕业于山东济南女子师范学校;她上有三个哥哥,下有三个妹妹。

  1950年高中毕业后被保送到河北天津师范学院教育系学习。朝鲜战争爆发,为响应党和国家“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投笔从戎,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当时部队急需俄语翻译,被保送到中国人民大学学习俄语。1952年张志新提前毕业,留校工作。那时,曾真任人大哲学系团委书记,他们相识后而恋爱,1955年国庆,结为连理。1955年12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57年,他们夫妻同时被调往沈阳工作;1962年,张志新被调到辽宁省委宣传部当干事。

  关于文革时期张志新事件的调查报告

  众所周知,1966年到1976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经历文化大革命的一段最惨痛的历史。这是举国上下的悲哀。在这次,我们小组利用近代史课的调研时间,对一位当时著名但是现在又销声匿迹的文革斗士的情况进行考究。我们发现,大多数的长辈对这段历史有着比较深痛的回忆。但是在目前的大学生中的很多人对这段历史是丝毫不知的,这让我们感到十分惊奇,同时也感到遗憾:

  我们的历史有被遗忘的危险。在这次的调查中,由于知道这段历史的人相对比较少,况且有很多人现在已经古来稀了。记忆和行动的能力,神智等有些都已经严重衰退。因此,这次的调查只有通过上网搜索以及一些过去的报刊中获得相关资料。在此,我们不仅是想了解历史,更想借此警醒自己,同时也为了让自己谨记这段历史。

  调研方式:

  调查问卷,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翻阅文革时期的报刊。

  问卷调查数据: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大一学生占33%,大二占55%,大三占11%。我们发现大部分同学对文革这段历史不太了解,只有16%的同学认为自己较为清楚。其中96%的同学对文革中的没有感念。不过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有六成以上的同学都愿意去了接着一段历史,对文革期间坚持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斗争的人更是感到敬佩。但当我们问及张志新烈士的一些问题的时候,大家几乎都表示不了解,受访的同学中只有一人听说过她的事迹并且感到十分震撼,影响颇深。

  人物介绍:

  张志新女,汉族,天津市人,中共党员。曾任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干事。张志新怀着对党、对人民的赤胆忠心,在“文革”期间,反对林彪、“四人帮”的倒行逆施,遭受了残酷的迫害。她坚持真理,公开揭露林彪、江青一伙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被“四人帮”一伙定为“现行反革命”,于1969年9月被捕入狱。1975年4月4日她惨遭“四人帮”杀害,年仅45岁。1979年3月21日,中共辽宁省委为她彻底平反昭雪,并追认为革命烈士。

  事件起因:

  1969年张志新最初对中央政策、对文革、对江青开始怀疑始于文革中对已逝者对普通

  工人的批斗,她质疑“江青在文革中是一个人说了算,打到这么多人是否都是路线斗争,是否打击面过宽”,认为“再过几十年的人看我们现在和领袖的关系,就像我们现在看从前的人信神信鬼一样不可理解”。在她看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按照原则向党组织提出看法是没有错的,她甚至写了一篇名为《刘少奇是我们党杰出的领袖之一》的文章,出言为刘少奇辩护。

  事件经过:

  张志新因言获罪,之后在批斗会上由于非常反动,不接受改造,顽固不化,反对伟大领袖毛主席反对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等罪名,张志新被捕入狱,关押在沈阳看守所,严禁家人和亲属探视。

  1969年10月,入狱一个多月的张志新写出了一份万言书,称之为“一个共产党员的宣言”,她回忆了党对自己的培养,保送她上大学,送她去参军,将重要工作委任,而如今,为了寻求真理个人的一切都可以抛开,前提和目的只有一个捍卫党的原则和革命利益。在此期间,为了改造张志新监狱方甚至动员孩子给她写信,而张志新却毫不动摇认准革命。

  张志新的凛然大义换来了对她的第一次审判,据当年办案人员回忆说,张志新被捕后原打算只要她认罪判几年就可以了,但她始终固执己见,已经“无可救药”,1970年5月14日张志新因反对毛主席、反对江青同志为刘少奇翻案等罪名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呈至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

  1972年张志新被判处无期徒刑之后曾真向法院申请离婚,法院下达的离婚判决书送到监狱,张志新说离不离婚对我来说已没有什么意义了,当晚她写道现在好了,一身轻,无牵无挂,斗争到底。

  张志新被转到本溪监狱劳改,因为拒绝认罪,在狱中背着18斤背铐,拖着沉重的脚镣多次惨遭毒打,头发几乎被拔光,受人唆使,狱中男犯人数次对她实施强奸。为了惩罚张志新,狱方将她单独关在一个只有一米见方只能坐,不能躺,不能站的阴暗囚室里,除了放风以外,不准出来,揭开地板就是便池,扣上地板再坐上去反省,犯人们称之为“蹲小号”。一般蹲小号的时间就是一两个星期,否则精神就失常了,人也废了。张志新竟然蹲了一年零七个月,为了不再受强奸犯强暴的这种,难以启齿极其低级的侮辱,她竟然把粪便抹在自己的身上,脸上,就这样姐姐在精神、身心、肉体上受到了灭绝人性地摧残,后来终于患了精神分裂症,一连几天彻夜不眠、两眼发呆,蹲坐一天一动也不动,时笑时哭,自言自语,吃牙膏、把窝窝头蘸月经血吃。

  1974年4月3日下午,办案人员到监狱对张志新宣判时问,你犯了什么罪,张志新仍然坚持自己无罪,她要求看判决书被拒绝,几十年后,我们在档案馆里找到这份判决书的复印件,上面写着罪大恶极、民愤极大,依法判处现行犯革命犯张志新死刑,立即执行。为了防止行刑时张志新呼喊口号,临行前她被按在地上割开喉管,张志新呼喊挣扎、痛苦至极,以至咬断了自己的舌头。

  最终结果:

  文革结束之后,张志勤和家人开始为张志新申冤,全国各地对于文革中冤假错案的重申也逐渐开展。1978年春天时任边宁省委第一书记的任仲夷着手为张志新平反。

  任仲夷是对她的评价就是这是一个奇冤大案,应该好好学习她的精神,他说她的思想早

  就解放了,要学习她这种精神,学习她那个五不怕,不怕打击、不怕罢官、不怕坐牢,不怕离婚、不怕杀头。

  1978年10月,辽宁省营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布张志新案撤销原判,平反无罪。1979年3月,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判决书,其中写道原加处死刑认定的所谓事实均系在精神失常情况下所为,不应视为犯罪,这是一份今天看起来不彻底,但在当时却是无奈的判决书。平反昭雪之后,任仲夷指示追认张志新为烈士,任中宣部部长的胡耀邦决定宣传张志新的事迹。

  发现与思考:

  当我阅读完原新华社记者陈禹山先生所写的《一份血写的报告》,一时所有难以言表的悲痛和惋惜喷涌向心头,如此这般惨烈的事迹在人类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也是罕见的。在希腊神话中,人类是由泰坦神族先知普罗米修斯所创造的,他教会人类知识,甚至偷火种给人类,因此触犯宙斯而成为罪人。火神赫准斯托斯悄悄对他说:

  “只要你向宙斯承认错误,归还火种,我一定请求宙斯饶恕你。”而普罗米修斯坚定地说:

  “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张志新就是中国的“盗火者”。普罗米修斯在高加索山陡峭的悬崖上被一条永远挣不断的铁链束缚,忍受饥饿风吹和日晒,无法入睡,双膝也不能弯曲,这样悲惨的遭遇并非无法避免,只要他不为人类偷来火种或是向宙斯低头认错,然而他毅然选择每日忍受鹫鹰啄食肝脏的痛苦。而对张志新而言,为了革命和中国的路线问题,为了寻求真理,她宁愿忍痛做“一个心狠的母亲”,宁愿“不顾21口家人”。

  张志新热爱党,相信组织才将心都掏出来给党,但是信任的前提是值得信任,她没有得到真理的回应。在没有任何言论自由和法制观念的体制下讲真话注定是要承受代价的。因为信仰,她忠于自己的观点和内心的想法,但是在全国信仰毛主席的年代,任何不同的看法都将被扣上革命反动派、异议人士的帽子。勇敢的人冒着生命的危险逆时代大流而前行。而在几年后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人们发现张对文化大革命的评价是正确的,其对毛泽东主席的评价也与之后邓小平同志的客观评价惊人的相似。这是所有人才幡然醒悟,这才是思想的先驱,历史的生命力啊。

  “我的观点不变”是张志新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句话,之后便被割开喉管,拉到大会上接受最后一次批斗,1975年牺牲时年仅45岁,而让人玩味的是,1976年文革结束。文革对文化的摧残首先是对知识分子的迫害,将高贵沦为低贱,独立变为附庸,思想成为盲从;所有的声音都变成了一种声音,所有的意见只能是一种意见,任何不同的思想都要被打击,甚至从肉体上消灭。

  在张志新执行死刑之前,狱方曾找到其前夫曾真和两个孩子进行谈话,18岁的曾林林答道:

  “坚决镇压,把她处死刑、为人民除害,我们连尸体也不要,政府愿意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我们都拥护,对于张志新在监狱的还有什么财物,我们什么都不要,这由政府处理。”至今读到此处仍然毛骨悚然,作为一个成年的具备独立思想的人来说,这是怎样的时代?张志新烈士在当时所承受的灵魂上的打击可见一斑。

  诗人北岛用《回答》描述了文革后的文化生存——冰川纪过去了,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好望角发现了,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为了在审判前,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最后分享一首诗:

  把带血的头颅,放在生命的天平上,让所有的苟活者,都失去了——重量。

  ——网友韩瀚

  附录:

  关于张志新事件的调查

  您好!

  非常感谢您能参加我们的调查,此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文革时期的真实历史,以史为鉴,让我们未来能够走得更好。

  1.您所在年级?

  a.

  大一33%b.大二55%.大三11%d.大四及以上

  您对文革了解的多吗?

  a、很少44%b.不多40%.很多16%3.你对文革期间的冤假错案了解的多吗?

  a.

  很少67%b.不多29%.很多4%4.你愿意去了解文革期间的历史吗?

  a.

  无所谓29%b.不愿意11%.愿意60%5.你对文革期间冤假错案的人员有所了解吗?

  a.

  不了解7%b.了解很少84%.了解较多9%6.你对文革期间坚持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斗争的人的态度?

  a.没感觉27%b.敬佩56%.少许敬佩18%d.反感

  7.你对张志新了解吗?

  a.

  不了解96%b.略了解2%.了解2%8.张志新事件对你的影响大吗?

  a.

  没感觉96%b.稍微有一点.有一定影响4%d.很大

  9.文革对你最大的影响是什么?你对文革的看法?

  律非常严明的组织,因此我深信在校团委的带领下,我一定能有所发展。

  我经常思考如何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团员。

  在我看来,作为一个团员,首先思想要符合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我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自己的日常活动,以马列主义来解释周围发生的事件。在201X下半年我学习了《马克思主义概论》,在课上我深深被马克思严谨的科学思想所吸引,我努力学习,并且向外拓展,为的是能够提升自己的觉悟,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加严谨的思考问题,在问题的处理方面上能够达到一个团员应该达到的高度。

  我是一个团员,将来必定要为国家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作为学生的我,我时刻牢记历史使命,我一刻也不能忘记自己作为一个学生的天职——学习。

  在课堂上,我能够尽量做到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课后我能够以一定量的练习来巩固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我一直认为,我只有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将来才有机会去学习更多的技能。在完成课堂上的理论知识的复习与巩固后,我总会去有选择地看一些课外书籍,有关哲学的,有关文学的,有关历史的,我想虽然自己是一个工科类学生,但仍然有必要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成为全方面的人才,当然,我更倾向于看一些有关于自己专业方面的书,了解专业发展方向,定位自己,向前迈进。

  生活上,我知道:

  勤俭节约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平时都会为自己的日常开销做好规划,自己尽量省下一些钱去买一些课外书。当我看到别人穿一些名贵的衣服时,当我自己也想挪用生活费去买一些奢侈品时,我总会想到我的父母,想到他们的不容易,他们的辛苦,尽量克制自己。我一直害怕自己成为一个没有目标,每天无所事事的人,所以我为自己设定了短期和长期的目标,并为之坚持。我感到目标是我前进的动力。我知道自己身上的责任,已过20的我,虽然还没有能力去承担全部的责任,但我必须为之不懈努力。我知道,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丰富的人际关系,在我生活中,我热爱与他人交谈,当发现我们有着相似的信念时,我会伸出支援之手,因为我相信良好的交际圈有助于自己的成长与进步,并且好友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相互指出错误。

  我知道,一个只知道埋头读书的人是不会有多大发展的,所以我决定加入一些与同学学习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社团。在两学期内,我加入了两个社团:

  机械工程学院科技协会以及机械工程学院公寓团工委。在两个社团中,我不仅学会了与人合作,并且交了许多好友。更重要的是,我在社团中应用了自己平时所学的一些专业知识。最重要的是,加入社团使我获得到了为广大同学服务的机会。

  在这即将过去的大一的生活中,我学会了很多。虽然我离成为一名优秀的共青团员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我相信我会努力奋斗,绝不辜负团委对我的期望。

  在小时候就常常听到许多的雷锋事迹,他们都是那么的无私奉献自己,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从那时期,我就立志长大要多为社会做出无私的奉献,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进入大学后,大学生活这个联系学校和社会的环境更是提供了非常多的平台,让我为社会慈善做贡献。

  在201X年参加“蓝天下的挚爱”活动,看到各界人士纷纷伸出挚爱之手,为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捐款,我深受鼓舞,心中暗定以后要积极参加更多的慈善义工活动,为社会慈善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并在当年参加上海图书馆志愿者活动,为许多寻求知识的人指明方向。在201X年上半年成为建工学院十周年庆典活动志愿者,为学院的十周年辉煌历程喝彩。

  201X年9月,经我校和北京大学医学院的联合倡导,发起了向敦煌市月牙泉孤儿院捐款捐物的活动,经过我们和生环学院的几天在寝室和4号楼草坪、大学生活动中心的募捐,在我们的介绍下,路上的同学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为敦煌市月牙泉孤儿募集了善款和许多的生活用品。

  201X年10月至11月,我院义工队联合慈善事业部举办了一场“低碳环保”的活动。我参加了低碳环保的宣传,并且在以宣传环保的慢骑自行车比赛中,维持比赛秩序,参加比赛宣传环保,鼓励同学们多骑自行车和步行,少开车。为社会和环境的和谐献出小小的心意。

  201X年10月至11月,宣传废旧书刊回收活动。一场“捐赠书刊,以书换书”的活动在学校食堂门口展开,在我们的宣传下,同学们纷纷拿出自己看过

  的书籍,传递、分享给更多的人看。

  201X年12月参加无偿献血志愿者活动,在活动中维持献血秩序。看着同学们为了他人而献出自己血液,我心中感慨万分。在每个同学抽完血后,我负责去扶着他们到椅子上休息,并提供温水和糖。

  201X,201X连续2年无偿献血。为生命危急急需血液的人献出我们的爱心。

  于近期参加“爱心点燃希望”爱心义卖活动募捐。为上海慈善事业募捐,义卖做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经过这么久的慈善义工活动,我认识到慈善义工服务是无偿服务,是奉献。可以感受到助人的快乐和生命的充实,可以培养自己的爱心,提高做人的层次和品质可以丰富生活体验,引发自己对于生命的思考和珍惜,可以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要更多地参加慈善义工活动,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奉献慈善事业,并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在这一学期以来在学院的指导下带领同学开展了实施了思想教育活动如学风建设月、雷锋活动月;文娱活动如联谊会、元旦晚会等;评比活动如竞赛、演讲大赛等;体育类活动如篮球赛等;讲座交流活动如心理健康讲座、学习“三个希望”等。

  其中,思想教育是我作为学生干部以来最为关注的特色活动,在大学期间,同学们面临的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容易产生精神的压力和心理上问题。因此,在平时,我会组织团支部进行思想教育,舒缓他们的心理压力。

  以上是我从五个方面对自己的介绍,通过一年的工作与学习,我觉得我自身得到了很大

  张志新事迹介绍范文共有7520个字,可

  附送:张新街道办事处残协工作计划

  张新街道办事处残协工作计划

  张新街道办事处残协工作计划

  残疾人是社区内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生活在社区,需要社区的关心和爱护,为进一步提高全民助残意识,更好地为社区残疾人服务,使他们在社区的帮助下有一个幸福稳定的生活,感受社区大家庭的温暖;特制定201X年度张新街道办事处残疾人工作计划如下:

  一、走访工作安排

  去年虽然对残疾人进行了登记,但是工作有很多的不足和遗漏的地方。所以从今年1月份起要去我辖区内残疾人进行一次走访,把去年工作中的不足加以改进。登记项目主要有:

  残疾人基本情况调查表、残疾人需求登记表、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表、困难残疾人登记册、有残疾人本人上学的或者子女上学的要填写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情况入户登记表或者残疾人子女上学登记表,要对残疾人的身份证、残疾证、户口、救助证要留取复印件,还要对残疾人本人及房屋进行照相为残疾人建立电子档案。走访完结整后要对取得的残疾人的就业情况、养老医疗保险情况等信息进行分类整理,以便为每位残疾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

  二、工作细化责任到人

  从今年开始周桂芝、周立秋负责残疾人就业方面的工作,主要工作包括:

  要为辖区内有就业倾向的残疾人提供各类适合残疾人工作的招工信息。王丽红、史福玲主要负责残疾人康复工作,主要工作包括:

  为重度肢体残疾、视力残疾、精神残疾人家庭提供康复知识。可以短信、宣传栏、传单、上门指导等方式进行康复知识的普及。孙兴宇主要负责社区残联的全面工作。

  三、志愿者活动要常态化

  今年我们的工作重心要放在为残疾人服务上。志愿者活动要常态化每周至少要为重度残疾人上门服务一次,服务内容主要包括:

  为残疾人家庭打扫卫生、收拾房屋、家庭杂务等。等条件成熟后还要为重度残疾人家庭派发服务卡上面留有残联的工作电话(单独办个卡)为残疾人提供信息咨询等。

  张新街道办事处残协工作计划

篇二:张志新烈士的真实情况

  

  党的好女儿张志新,从一九六九年九月二十四日被捕入狱,到惨遭林彪、“四人帮”杀害,先后在看守所、监狱度过五年零六个月的铁窗生活。她身陷囹圄,不畏强暴,爱憎分明,宁死不屈,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榜样。

  一朵小红花

  一九七○年七月一日清晨,一缕霞光透过牢房的小墙窗,轻轻地披在张志新的肩上,她的两眼闪着兴奋的光采。

  “啊,党的生日来到了!”这是张志新在监狱里过的第一个党的生日。她用手理了理略微蓬乱的头发,换上一件洗得干干净净的灰上衣,然后,小心翼翼地从手绢包中取出一朵小红花,端端正正地戴在自己的胸前。这是一朵多么新颖别致的小红花呀!它虽然不是用丝帛、彩纸做成的,也没有鲜艳夺目的色泽,可是,却浸润着一个共产党员深沉的爱!

  “七一”的前一天晚上,张志新的心情很不平静。她想到党哺育自己成长;想到自己还有多少话儿要对党讲,多少工作要为党做……想着想着,一股抑制不住的情感涌上心头,她再也躺不住、睡不着了。她坐起来,不顾看守人员的监视,借着昏暗的灯光,将手纸裁成一块块,再把板床上紫檀色的油彩一点点地刮下来,用水润湿,涂在纸上。然后,把那染了色的纸放在手心里,贴在胸口上,用体温把它烘干。最后,再用一根筷子,将它搓成皱折,用线扎紧……就这样,精心地扎成了一朵小红花。这哪是一朵普通的花呢,这不分明是献给党的一颗赤子之心吗!

  五年多的铁窗生活,迎来了五次党的生日,每次张志新都不忘纪念,做朵小红花,或是精制一个写有“七一”字样的小书签。在那些痛苦、难堪的日子里,她是多么想念我们的党啊!

  一场“反特”斗争

  一九七○年八月,张志新被判无期徒刑投入沈阳监狱后,编在一个由国民党军统特务担任组长的行动小组里。为此,张志新多次向狱方提出抗议,认为用国民党特务管制共产党员,是对自己的莫大侮辱,也是对党的莫大嘲弄。同时,她对这个老牌特务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在一次犯人认罪会上,张志新说:“我没有罪,我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我是热爱党的!”那个女特务瞪着仇恨和幸灾乐祸的眼睛,劈头盖脑地对张志新说:“你热爱党,党可不热爱你;你是共产党员,共产党为什么判你的罪?你是现行反革命。”张志新厉声痛斥:“我跟你没有共同语言!判我刑的代表不了真正的共产党!”

  “张志新,你要知道这是什么地方?这里是无产阶级专政机关!”女特务恶狠狠地说。

  “如果这是无产阶级专政机关,我认为对你们这些纯牌特务太仁慈了!你不要助纣为

  虐!”女特务当场被批驳得哑口无言,却暗地里把“助纣为虐”这句话向上作了汇报。于是,上面又是到犯人中逐个取证,又是批判,闹腾了好一阵子。

  后来,狱里又让这个女特务担任张志新的生产质量检查员。张志新做活质量好,天天完成任务。可是这个女特务却找她的“小脚”,硬说她上的鞋舌头质量不合格,强迫她“返工”。张志新强烈抗议,要求撤换这个质量检查员,不撤换就不干活。她说到做到,宁肯挨批斗、被罚站也不干活,直到撤换了这个特务检查员,她才复工。

  以后,这个女特务再也不敢对张志新进行公开刁难了。

  一支珍贵的笔

  一九七一年十月,沈阳监狱的“女犯”转移到本溪彩屯监狱。在搬迁中,张志新的一个难友(亦属冤案,现已平反)把唯一的一支钢笔丢失了。张志新深知,一个革命者在狱中丢掉了笔,就象战士丢掉了枪一样。

  张志新从自己用线缝的一个小纸盒里,找出一支旧钢笔,笔杆的堵头已经丢失,笔杆裂了一个口子,用胶布缠着。她拿着这支笔,对那位难友说:“我这里有一支旧笔,你拿去用吧!笔就是武器,没有它怎么行啊!你要抓紧学习,学原著,掌握武器,进行斗争!”

  那位难友用这支笔写下了学习马、恩、列、斯和毛主席著作的厚厚一本学习笔记。

  一九七二年新年前夕,那位难友想到自己无故被冤为“现行反革命”,但多次申诉无效,有些悲观情绪,边写笔记边流泪。张志新一边安慰她,一边拿过赠给她的那支笔,在难友的笔记本上写下这样闪光的词句:

  “人生应该向(象)蜡烛那样,从头燃到底,光明磊落。”

  张志新的那支钢笔和有她手迹的笔记本,那位难友至今还珍藏着,成为鼓舞她向烈士学习的巨大力量。

  一次画领袖像的斗争

  一九七二年十一月,张志新在笔记本的扉页上,用钢笔精心地画了一幅列宁和一幅毛主席的头像。画完后,她经常拿出来看,对着画像沉思……

  后来,被发现了,便兴师动众对她搜查,硬是让她把这两幅画像从笔记本上撕下来,没收了,还开了对她的批斗会。问她为什么要画领袖像?她理直气壮地回答:“我在狱中身边没有党。我想念领袖,怀念导师,所以要画领袖像!我看到领袖像就有力量!”有人就批判她说:“张志新,你反动透顶!你自己住监狱,还让领袖和导师跟着你一起住监狱。”张志新听后非常气愤,站起来责问道:“我是一个共产党员,难道连热爱领袖的权利都没有吗?你们只能没收我的画像,但是,一个党员对党和领袖的热爱之心,你们是永远没收不去的!”

  一场唱革命歌的风波

  一九七三年七一前夕,张志新在狱中看到报纸上登了一首《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的歌曲,感到很好,先是自己低声哼了几遍,然后又教一位难友唱。难友学会了,俩人就合唱起来。唱着唱着,张志新声音突然悲咽了。当唱到“前仆后继,流血牺牲”时,只见她掉下了眼泪。这位在种种残酷迫害面前从来没有流过一滴泪的革命战士,此时此刻,为什么竟然哭起来呢?那位难友小声地问:“志新姐,你怎么啦?”她叹息说:“我是在想我们的党……”

  这件事被狱方知道了。于是又给张志新专门开了一场批斗会。说她“打着红旗反红旗”、“口唱颂歌心里反党”……一伙犯人“积极分子”蜂拥而上,揪头发,扭胳膊,拳打脚踢……英勇无畏的张志新毫不为这帮人的诬陷和暴行所屈服,她针锋相对地驳斥他们的谬论道:“红旗有真有假。我就是要以真红旗反对假红旗!

  热爱真正的共产党,反对冒牌的共产党!……”

  一曲壮烈的悲歌

  一九七五年四月,“四人帮”及其在辽宁的那个死党,决定对张志新判处死刑。

  三日下午六时,办案人员到监狱向张志新宣读死刑判决书。在一间不大的办公室里,挤满了二、三十个人。只见张志新穿着干干净净的洗得发了白的囚服,梳着整整齐齐的短发,目光严峻,神态自若,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来。听完宣判,她面不改色,镇静如常。办案人员问:“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张志新答:“我需要看一下判决书,再作回答。”办案人员请示后说:“不给看。”张志新按捺不住满腔怒火,斩钉截铁地说:“不看判决书,就无法回答,不要再问了!我的观点不变!”

  张志新被戴上脚镣,反背手铐,从监狱小号移到另一个房子里。屋里屋外,戒备森严。

  四日临刑前,唯恐张志新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发出正义的呼喊,清晨,把张志新秘密带到监狱一个二层楼的办公室里。没等张志新弄清是怎么回事,就将她按倒在地,惨绝人寰地把她的喉管切断了。

  张志新眼里喷出怒火,紧咬着牙,剧疼使她把舌尖都咬破了一大块,鲜红的血水从嘴角流了出来……张志新失去了讲话的能力,但她没有屈服,用双目怒视着……

  上午,监狱召开全体犯人参加的宣判大会,张志新拖着沉重的脚镣,迈着刚毅的步伐,一步步走进了会场。人们看到,她的嘴里还不时吐出淡红色的唾液,刚刚被切断的喉管处还时见冒出气泡来。宣判大会草草开过,张志新等三人便被推上囚车,向刑场驰去。

  在刑场上,张志新同当年的刘胡兰、江竹筠等革命英烈一样,“砍头只当风吹帽”,表现出一个伟大共产主义战士的宁死不屈的革命气节。她从囚车上庄重地走了下来,昂首挺胸,极目远望,泰然自若。她双目怒视,嘴唇在微微颤动着,似乎要说话,要呼喊,可是却发不出声音来……十时十二分,在罪恶的枪声中,张志新英勇地牺牲了。

  寒凝已尽春华茂,血沃长培劲草妍。今天,历史已经给张志新做出公正的结论。她不愧为我们党的好女儿,今天的刘胡兰、江竹筠!她同林彪、“四人帮”英勇斗争,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谱写了一曲响彻云霄

  的壮烈悲歌!

  辽宁《共产党员》杂志记者

  狱中

  烈士

  片段

  斗争

篇三:张志新烈士的真实情况

  

  革命烈士张志新的事迹

  推荐文章

  革命烈士杨开慧的事迹

  热度:

  革命烈士马宗汉的事迹

  热度:

  董天知的英雄事迹

  热度:

  毛岸英的英雄事迹

  热度:

  徐本善的英雄事迹

  热度:

  革命烈士张志新的事迹

  张志新于1930年出生在天津一户知识分子家庭,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才华横溢,聪明过人,怀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贞,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成绩突出。

  然而不久,运动像疾风骤雨般席卷全国,当时全国上下都陷入到对毛主席的狂热崇拜中,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不加分辨一律执行,这种错误做法被林彪、江青一伙利用,阴谋进行篡党夺权的活动。张志新认识到这种做法是极其危险的,长此以往,中国必将遭到亡国亡党的厄运。于是张志新不顾个人安危,勇敢揭露_的恶行,被_诬陷为现行反革命,进行公开审判,并且在狱中对张志新实施残酷的非人性的虐待。张志新不堪忍受无尽的折磨,精神失常,竟然喊出对毛主席的不敬之词,被_分子抓住把柄,他们对张志新采取割喉等残无人道的酷刑,最后执行枪决。

  张志新为了捍卫人权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最终在1979年平反,并被评为烈士。在张志新的事迹中,我们能吸取到很多教训,那个黑白不分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只愿天堂里没有酷刑,没有冤案。

  革命烈士张志新的事迹

  革命烈士张志新的事迹

  张志新于1930年出生在天津一户知识分子家庭,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才华横溢,聪明过人,怀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贞,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成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篇四:张志新烈士的真实情况

  

  尊严话题作文高二800字5篇

  尊严是人类心灵不可糟蹋的东西。柯林斯姆说过,“虽然尊严不是一种美德,却是许多美德之母。”如果人丧失了尊严,就会活得像形尸走肉一般。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尊严高二作文800字,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尊严高二作文800字1炎炎夏日,商业街上人潮汹涌,正直暑假旺季,人们都三五知己一同逛街。我跟朋友也投入了这个热潮。

  一天下来,我们的收获也不少。正是黄昏,街上的人已经散了不少,当我们正要离开时,突然发现路的拐弯处聚集了一团人,好奇的我们当然不会放过这些事。

  我们快速地向人群中拥去,幸好我们灵活,一下子就钻进了人群中。走进一看,原来是有人晕倒在地了。

  那人倒在地上,整个脸都被头发遮盖住了,完全看不清他的样子。在他的不远处,搁着一个大袋子,大概是他的行装。一会儿,他动了动身子,吃力地抬起了头,借着暗黄的灯光,看到他的脸色暗黄,脸已经干巴巴的。他用瘦弱的手支撑着地面,似乎想要站起来。此时有三个大学生匆忙地向前扶住了他,他步子浮动地向那个大袋子走去,一边吃力地说:“被子,我的被子。”他似乎用尽所有力气搂住了他的行装,害怕别人把他的东西抢走。

  围观的人从附近买来了面包和水给他吃用,但被他拒绝了,他扒在袋子上,小声地说着:“我只要打一个电话,我只要打一个电话!”大学生听到了都纷纷拿出手机,问他的具体情况。

  在别人的劝说下,他终于拿起了面包吃下去了。吃着面包时,他流下了男子汉的热泪,开始向人诉说他的故事。

  他原是四川人,为了帮补家计,落下了母亲到了城里来打工。本来以为到城里来能挣到钱,但却遭到老板苛刻的对待,不单挣不到钱,连回家的盘缠也没有了。他就这样拿着那个的大袋子流浪了四个月,寻找回家的路。

  在他讲着自己的身世时,有人可怜他给了他一张一百元大钞,但他怎样也不肯收下,坚定地说:“我不是乞丐,我不要钱,我只需要打一个电话。”

  大学生根据他说的电话号码,打通他的家。当他听到了母亲的声音时,一下子就泪流满面。

  一个农民工的尊严感动了我,也感动了我们全社会,为了尊严,他坚强地生活着。

  尊严高二作文800字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能很快让人联想到那位不以国事为重,整日为乐的昏君——陈后主。或许上天早有意,设定了一个考验给陈后主。

  史书记载,当隋军攻入皇城时,贪生怕死的陈后主瞬间失去了往日潇洒浪漫的风度,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失去了方向。侍从劝他冷静,只要坐在龙坐上静定自若,可以保存自己的生命。可是陈后主却不相信,依然带着妃子向井里跳。当隋军找到他们的时候,陈后主那无助惊慌的面容令士兵们忍俊不禁。那是一张没有尊严的君主的脸,他们的攻入无疑解救了全城的百姓。陈后主的儿子,一位年仅15岁的太子,他关好门窗,安静地坐在宝座上。当隋军到达时,他的镇定受到了士兵们的赞扬,也因此保存了性命,后靠着自给自足,生活得很快乐。

  父与子相比来说,父实在令人鄙视,因为他丢弃了尊严。可恰恰小小年纪的儿子都在捍卫自己的尊严。或许人们不愿提起陈后主并非是因为他喜欢歌舞升平,不理朝政,而是因为他丢弃了尊严。“虎父无犬子"陈后主的儿子身上的改变,他创造出另一个奇迹,令世人敬仰。尊严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很珍贵的,一旦将它舍弃,就无法重新找到。所以别人常说:“钱财可以丢弃,但人的尊严志气万万不能丢。”

  从中我也感受到一个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关于尊严的问题,俗话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我们同学之间应该相互请教,我们应该学会低头,这时我们应放下架子。鲁迅先生的一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也包含了这样的道理。“卧薪尝胆”的主人

  翁--越王勾践,正是他能低头,后来才会东山再起。连他们这些伟大的人都能低头,我们不能吗。或许是他们坚信他们的低头能够有所回报,他们将来会有高高扬起的一天。更何况人生在世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十有八.九是在摧折中成长,难免会要低头。

  放下尊严不可耻,它是一种智度,一种风度。当然在不同的情况下,要懂得分辨。千万不能丢弃尊严。而且在低头前,需要的是勇气,如果能放下尊严,尽量放下吧,或许能够拥有成功的喜悦。

  尊严高二作文800字3什么是尊严?辞典上的解释是“尊贵庄严,可尊敬的身份或地位”。其实,真正的尊严绝不取决于身份和地位。尊严是高尚的人格,是一种价值观,是一种自立奋斗的精神。

  尊严是不受嗟来之食的乞者高傲的拒绝,即使他此时已经饿的没有继续潜行的力量。尊严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它是请求许诺实现他一切愿望的亚历山大大帝别挡住晒在自己身上的阳光的第欧根尼慵懒的眼神;它是“居于陋室,一箪食,一瓢饮”的颜回的快然自足;它是德国反纳粹英雄索菲兄妹走向刑场前和父母坦然冷静的告别。尊严是五彩缤纷的花朵,每一朵都有着它独特的韵味,将感动深深的嵌入人们的心灵。

  尊严是一种执着的追求,它拒绝随波逐流,拒绝人云亦云,拒绝丧失真我。它是屈大夫行吟泽畔时对好心渔夫的建议的断然拒绝“人谁又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它就是“众人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在那个黑暗疯狂的年代里,刽子手割断了张志新烈士的喉咙,她的鲜血让尊严的价值更加的光彩耀目。它又是高挂在彭泽县衙的官印官服。“误落尘网中”的五柳先生又怎么会为无斗米而折腰?尊严的价值值得人们为之穷困潦倒,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尊严是熊熊燃烧的火焰,将人的生命提至极限,将震撼清晰的记载在历史的书简上。

  尊严是对生命的认同、珍视和书写。它是一种积极奋进的精神。亚历山大大帝对手下,从来不吝厚赏。一位忠心耿耿的仆人劝谏道,这样下去,您将一无所有。而他的回答是:即使如此,我还拥有希望。

  他的死于征伐途中,不正是对英雄的诠释吗?太史公身受腐刑,尊严被帝王残忍的踩到了脚底,可他“隐忍苟活”,忍受着“肠一日而就回”的痛苦,他的精神支柱就是那部使他获得比世人认同更高的尊严—千秋万代的景仰—的《史记》。为了完成它,司马迁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他用他坚韧泣血的奋斗完成了对理想和尊严的追求。

  让我们为这样的尊严讴歌吧,让我们追求拥有这样的尊严吧。它并不是着高贵的身份和无数的财富,而是一种动人的精神力量。它是无论在多么黑的夜晚,都无法遮掩的璀璨的星光。

  尊严高二作文800字4普列姆昌德曾说过“对人来说,最最重要的东西是尊严。”是的尊严二字在人的生命中尤为重要。在一个人短暂的一生当中,想要活得精彩就必须先有尊严。有尊严的活着,才是真正的活。

  有尊严的活着首先要我们懂得自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叶挺被捕后正义凛然。对于他人的审问拒不回答,坦然表示自己宁死不屈的意志。当名声鼎盛的徐悲鸿被要求给介石画像时他断然拒绝毫不犹豫。在人们面对胁迫时有几个能像他们一样坚定不移,坚持自己的信念,他们自尊自爱同时也维护了自己的尊严。所以说自尊是尊严的前提

  其次要我们懂得尊他。列宁曾与一个女工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相遇,他亲切地请女工先过,得到了工厂中人们的赞誉。美国前总统哈里斯一次在路上看到一个黑人奴隶向他脱帽致意,哈里斯总统马上向他还礼,旁边的人们大为不解,总统说:“得到他人的尊重前提是你也尊重他人”惠特曼曾说过:“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其实人在尊重他人的同时就是在尊重自己,懂得尊重他人的人必定会受别人的尊重,尊他是获得尊严的基础。

  最后便是要我们懂得尊国护国。一个人若是连自己祖国的尊严都维护不了。何谈个人尊严?曾有一位美国记者在访问周总理时看到桌上一支美国产的钢笔,就想挖苦周总理,没想到周总理却说这是抗美援朝的战利品。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晏子到楚国拜访,而楚国国王侮辱晏子,晏子用自己的智慧来挫败楚王,得以维护自己国家的尊

  严,而且不让楚王看小。让楚王对晏子的智慧感叹。“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是歌曲《国家》中的歌词,恰当的诠释了人与国的关系。维护的祖国的尊严,自己的尊严当然更不会丧失。所以尊国是得到尊严的根本。

  “虽然尊严不是一种美德,却是许多美德之母。”这是柯林斯托姆曾说过的话。可见尊严之重要。一个人活着尊严是必不可少的,若是尊严被践踏还不知反抗,那便与行尸走肉没多大区别。尊严是人生的天平,它赋予了人生真实的意义。那么作为一个人就要有尊严的活着。

  尊严高二作文800字5曾经看过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小伙子,去外地招聘,但因为落聘了,带的钱也用完了。所以,他又冷又饿,一位好心的老妇人招待了他,并给了他一顿饭与一些钱。小伙子走了出去,看到了院子里有一堆柴,小伙子想要把柴劈了,但老妇人因为好心,不想他劳累,所以坚持不让小伙子劈柴,并把小伙子送走了。从那以后,小伙子不论在那儿,他都低着头。从从前活泼乐观的人变成了一个郁郁寡欢的人。那时,因为我还小,所以并不知道为什么。但现在我明白了,他失去了尊严,失去了脸面,他认为他得到了别人的施舍,他是一个不劳而获的人。尊严的重要性,在那个故事中体现的很充分,每个人都有尊严,而且不能失去尊严。

  自从看了那个故事后,每一天,我都会站在镜子前问自己:“我失去尊严了吗?”我常常盯着镜中的自己发呆,天马行空的想一想尊严长什么样子?但往往没有答案,我觉得我的每一样东西都诠释着我的尊严。学校要布置教室,我作为班长,当然要带头捐植物,但家里并不养什么小花小草,唯一有的是一盆刚发芽的满天星。黑黝黝的泥土中零星的点缀着一些绿芽,翠色欲滴的。但这芽儿实在太丑了,小小的,有点像绿豆,一想到同学们可能会捧来的水仙花,红彤彤的玫瑰花,再与自己的小芽儿一比,那实在是太寒酸了。但没办法,我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第二天,我把满天星的种子拿去了,果然不出所料,同学们拿来

  了鲜艳而又芬芳的各种花,我的花与他们的比起来,真的很小,很“可爱”。从那天起,每一天,我都不再那么亲热的与同学们玩耍了。而平时几个比较会说的人也在议论着我,我顿时觉得颜面扫地了,更别说什么尊严了。

  但直到有一天,我的满天星开花了。长长的花杆郁郁葱葱,几朵白色小花如天空中的星星,在群花璀璨中格外醒目。从那天起,同学们也不再议论我了,反而都争着去看满天星。花朵十分芬芳,在阳光下,微微颤动着。

  我的尊严,也如这花般美丽灿烂,拾起那尊严,我抬起了头,阳光照在我脸上,我心里,看看我的尊严,它正芬芳呢。

  尊严作文高二800字

篇五:张志新烈士的真实情况

  

  张志新究竟因何而死的?--揭开鲜为人知的内幕:

  (1)

  2005-03-2809:02:22【评论】【中华网BBS】【进入聊天室】【

  推荐给朋友

  】【大

  中

  小】【关闭窗口】

  陈少京

  1975年一个初春的日子,张志新被割断喉管,枪决而死。25年来,张志新最终究竟因何而死,我们不知道;她的遗体如何处理,我们也不知道;她两次被判死刑的详细过程,我们更不知道;她的亲属近况如何,我们还是不知道;至于她的儿女被办“死囚学习班”一事,我们更是闻所未闻。在这里,陈少京先生以翔实的材料,把这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披露出来。这真是一段沉痛的往事,生活在这个事件中的每一个人,都成为悲剧中的一员。

  2000年4月4日,是张志新烈士牺牲25周年。当年采访张志新案的陈禹山回忆张志新案情,披露不少鲜为人知的内幕。陈禹山说,当年为张志新平反昭雪时,由于当时社会政治条件的限制,冤案真相尚未全公开。让张志新冤案真相大白于天下,对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对创造我们子孙后代的生存条件,至关重要。

  25年前,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干部张志新,被以“现行反革命罪”,判处死刑。在行刑前,为了不让她说话,割断她的喉管,然后押赴渖阳郊区大□刑场执行枪决。1979年春,这起冤案得以平反昭雪。当时全国的报刊报道说,张志新是由于在“文革”中反对林彪、“四人帮”而被杀害。事实的真相并非仅仅如此。

  当时,陈禹山发表的长篇通讯《一份血写的报告》曾提到:“她(张志新)在充分肯定毛泽东同志的丰功伟绩的同时,情深意切、光明磊落地对自己的领袖的某些工作,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表达了她对自己的领袖的热爱和深厚的阶级感情。”其实这才是张志新被杀害的主因。

  究竟张志新对自己的领袖的哪些“工作”,提出了自己的哪些“意见和看法”?陈禹山详细引述了张志新的原话:“我认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阶段中,毛主席也有错误。集中表现于大跃进以来,不能遵照客观规律,在一些问题上超越了客观条件和可能,只强调了不断革命论,而忽视了革命发展阶段论,使得革命和建设出现了问题、缺点和错误。集中反映在三年困难时期的一些问题上,也就是三面红旗的问题上。”“把观点明确一些讲,就是认为毛主席在这个历史阶段犯了『左』倾性质的路线错误。”

  张志新说:“毛主席在大跃进以来,热多了,科学态度相对地弱了;谦虚少了,民主作风弱了;加了外在的『左』倾错误者的严重促进作用。具体地说,我认为林副主席是这段历史时期中促进毛主席『左』倾路线发展的主要成员,是影响『左』倾错误不能及时纠正的主要阻力。导致的结果从国内看,是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革命受到挫折和损失。这种局面确实令人担忧和不安。”

  谈到文化大革命,张志新说:“这次文化大革命的路线斗争是建国后,1958年以来,党内『左』倾路线错误的继续和发展。并由党内扩大到党外,波及到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多个环节。这次路线斗争,错误路线一方伴随了罕见的宗派主义和资产阶级家族式的人身攻击,借助群众运动形式,群众专政的方法,以决战的壮志,实行了规模空前的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因此,在它一直占有了压倒优势的情况下,造成的恶果是严重的。认为它破坏了党的团结,国家的统一;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削弱了党的领导;影响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事业的正常进行……”

  张志新这些“意见和看法”,是1969年8月间,“文革”风暴席卷神州大地,个人迷信、个人崇拜疯行的时候,在组织召开的会上或强迫交待时说的。以后的历史证明,她的“意见和看法』是对的。她是思想解放的先驱。

  但至今,绝大多数的人们仍未知道这个真相。

  张志新遗体到哪里去了

  1979年3月,中共辽宁省委为张志新平反昭雪,追认她为革命烈士。在追悼大会上,张志新的女儿林林捧着的是一个没有骨灰的骨灰盒。张志新的遗体到哪里去了?有说是“暴尸荒野”,有说是“当时火化”,也有说是“因为她的身材标准,其骨架子被制成标本了”等等。这一直是个谜。

  陈禹山说,当年宣传报道张志新的事迹时,他所在的报社收到大量读者来信,其中两封来自渖阳的读者来信谈到张志新遗体的下落。这两封信,他一直保存着。

  一封是渖阳二十一中学齐利的来信,信中说:

  我读了几篇关于张志新烈士的报道,张志新烈士的遗骨没有了,真是这样吗?我把我在群众中听到关于张志新的遗体的问题反映给您。望编辑同志,能否认真调查一下,这事在群众中议论很大,有必要澄清为好。

  我的同事和邻居们都这样讲,张志新牺牲那天,身着褪了色的军装,但几篇报道中却是酱红色的囚服,她死后,她的尸体被潘阳医学院附属医院用汽车运走,放在水泥池子里,用药水泡上,作病理解剖实用。

  因张志新烈士牺牲后,留下的遗体,按着医学上来说是一具较完整、无病的女尸,这在医院来讲是难找到的,就是有病的女尸,又有哪家家属愿把病尸献给医院呢,所以张志新的遗体运到渖医,这就给医院解剖实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那么张志新较健康的遗体某一部分,就会被放在某个玻璃瓶里,供医学院的学生们教学实验。

  如果真像同志们和邻居们所议论的那样,我认为烈士的遗骨就能找到,因1975年4月4日,作为渖阳市每个医院来讲,得到一具完整、无病被枪杀的女尸是极不容易的。渖医得到张志新烈士的遗体后,定会将张志新烈士的遗体肢解,放在大玻璃瓶里保存。

  烈士的遗体找不到的另一种原因是,渖阳是受“四人帮”及其死党迫害的重灾区。那个“四人帮”的死党(指毛远新──笔者注)已倒台了,但“四人帮”的须子仍然存在,这就给找烈士的遗体带来了种种阻碍,充分发动渖阳医学院的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回忆烈士的遗体就能找回来。如能找回来一部分,不也是对烈士的一种安慰吗?对得起死难的烈士吗?

  张志新同志是党的好女儿、优秀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是值得我们今天活着的每一个人来学习,永远值得我们来怀念。烈士的遗骨,就不应放在渖阳医学院解剖室的大玻璃瓶里供人展览,而应放在革命公墓让人们永远怀念、敬仰。

  另一封信是辽宁中医院基础部韦同运的来信。信中说张志新被杀害后,其尸体被拉回渖阳,“把她剖腹挖心,取得内脏”后,才火化。“这是千真万确的。”

  遗憾的是,张志新烈士遗体下落这个谜至今没揭开。她那骨灰盒一直空着。

  张志新的平反绕过“禁区”

  既然不把张志新冤案的真相说清楚,怎样平反?平反会彻底吗?

  陈禹山认为,这不能算彻底。他谈了张志新案件的平反经过。他说,张志新案最初由原办案人、渖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王XX复审。王XX认为,张志新案,是“没有什么可改的”。她“反对毛主席,事实确凿”。粉碎“四人帮”后中央下发的文件规定:反对林彪、“四人帮”的要平反。但反对毛主席的,仍定为反革命。

  辽宁省委要原办案人王XX回避,改由赵文兰复审张志新案件。赵文兰说,她边看案卷边掉泪。张志新说的那些话,说明了她对党的忠诚。张志新把自己的心都掏出来了,把个人的安危抛开,也不顾自己的家庭、孩子了。作为法官,赵文兰认为要翻这个案,须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看能否冲破“禁区”,即指所谓反对毛主席;另是张志新在狱中被逼疯。

  1979年3月9日,辽宁省委召开常委会议听取了对张志新案复审的汇报。省委书记任仲夷绕过了“禁区”,对张志新被害的主因避而不谈,巧妙地为张志新平反昭雪。这在当时是需要很大勇气的。任仲夷在会上说:"张志新案件是件奇冤大案。她的死是非常惨的。张志新同志是一个很好的党员,坚持真理,坚持党性,坚持斗争,宁死不屈。她最后死在林彪、『四人帮』及其死党毛远新的屠刀之下。我赞成定为烈士,予以彻底平反昭雪,对她的家属、子女要很好照顾,由此造成的影响要彻底肃清。要开追悼大会。要号召党员、革命者向她学习。她是很努力学习的。不学习是讲不出这么多言论的。我们现在搞解放思想,她早就思想解放了。要学习她那种『五不怕』的精神。省委要搞出一个很好的文件,给张志新同志以表扬。这个文件不仅下发,还要向中央上报。”“张志新同志是难得的好典型,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真够得上一个艺术典型。从我来说,听了觉得心中有愧。文化大革命中,整别人的事我没有干过,但像她那样坚持真理,我还做得不够,值得向她学习。”

  辽宁省委作出了《关于为张志新同志平反昭雪。追认她为革命烈士的决定》。《决定》指出:“张志新现行反革命案件,纯系林彪、『四人帮』及其死党一伙为了篡党夺权,疯狂践踏党的民主生活,破坏社会主义法制草菅人命,残酷迫害革命干部,实行法西斯专政造成的一起大冤案,必须彻底平反昭雪。”“张志新同志惨遭杀害,是林彪、『四人帮』及其死党一伙阴谋篡党夺权,推行极左路线,搞法西斯专政所造成的严重恶果。”

  张志新的家人、亲属感激辽宁省委平反张志新冤案,但对平反案情的表述是不够满意的,认为还不是完全实事求是的。当然,他们理解当时的社会政治条件,表示谅解,只是希望有一天有个实事求是的说法,还历史本来的面目。

  张志新一个人被判过两次死刑

  陈禹山说,张志新曾两次被判死刑。第一次是1970年5月14日。盘锦地区革命委员会人民保卫组曾判处张志新死刑,立即执行。案件呈送到了渖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据渖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当时的办案人员回忆介绍:张志新1969年逮捕后,原打算只要她认罪,根据策反方针,处几年就行了。可是她不认罪。当时同意判死刑,立即执行。案件呈至已实行军管的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

  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谢越1979年接受陈禹山采访时,回忆:当年省高院军管会把张志新案第一个是给一处副处长高振忠审。高振忠看了市中院的报告,私下说:毛主席指示“一个不杀,大部不抓。”张志新是动口不动手的,不搞破坏的。在组织会议上,党员在党的会议上发表自己的看法,构成犯罪吗?

  “文革”中公、检、法被砸烂,罪名是“右倾”,保护敌人。老公、检、法人员许多受难。高振忠是幸存者。对张志新案,他有自己的看法,但不敢向军管会讲,更不敢在会上讲。

  军管会认为高振忠执行不力,决定换人,换上了周XX。当时普遍认为,“『左』”比“右”好。“『左』”是方法问题,“右”是立场问题。周XX感到压力很大,决心这次不能再“右倾”了,要判刑,判劳改。他考虑判两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徵求他的上级主管单位负责人意见,得到认可。但他在誊抄审判意见稿时,觉得自己还可能被军管会认为“右倾”,于是把刑期大大加重,改为15年。他认为,这已超过了极限、他们不会再说他“右”了。

  但审判意见稿送到军代表那里,被全改了,军代表连写了“六个恶毒攻击”,结论是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再呈报辽宁省革命委员会审批。

  审批会上,与会者对盘锦地区法院、渖阳市法院和省高级人民法院一致对判处张志新死刑,均表无异议。最后,辽宁省最高负责人、渖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发话:留个活口,当反面教员,不杀为好。于是,改判张志新无期徒刑,投入渖阳监狱强迫劳动改造。

  1973年11月16日,张志新在犯人参加的批林(彪)批孔(子)大会上,当报告人批判林彪推行“极右路线”时,这时精神已失常的张志新站起来喊:“中共极右路线的总根子是毛泽东”。因而张志新被认定“仍顽固坚持反动立场,在劳改当中又构成重新犯罪”,被提请加刑,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1975年2月26日,中共辽宁省委常委召开扩大会议上,审批张志新案件。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毛远新、黄欧东、魏秉奎、苏羽等17人。会上,蔡文林作了《关于现行反革命犯张志新的案情报告》。魏秉奎说真是反动透顶。毛远新说判无期以后,一直相当反动,看来是死心塌地。魏秉奎说乾脆吧。毛远新说在服刑期间,这么嚣张,继续进行反革命活动。多活一天多搞一天反革命,杀了算了。苏羽、魏秉奎表态:乾脆。

  1975年2月27日。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遵照省委常委扩大会议决定,给渖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下发文件:

  你院报省审批的张志新现行反革命一案,于1975年2月26日经省委批准处张犯死刑,立即执行。希遵照执行,并将执行情况报给我们。

  3月6日,监狱有人提出,张志新“是否精神失常”的问题,并向上级报告。3月19日,上级批示:“洪XX同志不考虑,她的假象,本质不变,仍按省委批示执行。”

  4月4日,张志新在渖阳被杀害。

  张志新给丈夫曾真的诀别信

  张志新是1950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工作时认识曾真的。这年朝鲜战争爆发,她正在河北师范学院读书。她响应党和国家“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投笔从戎,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当时部队急需俄语翻译,张志新被从部队保送到中国人民大学学习俄语。1952年张志新被提前毕业,留校工作。那时,曾真为人大哲学系团委书记。他们彼此相识,发展到共坠爱河。1955年国庆,他们喜结连理。1957年,他们夫妻同时被调往渖阳工作,均为中共辽宁省委机关干部。他们育有两子女。张志新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分子”时,女儿曾林林12岁;儿子曾彤彤3岁。

  1969年1月5日。张志新给曾真写了一封诀别信。

  曾真:

  结婚14年我们生下了一男一女,我没有也无力完成自己的义务,希望你很好的抚养下一代,对林林要耐心,女孩子每长一年事就更多,要很好爱护她。叫她不要早婚,妈妈对不起他们。春节好好照顾。过去自己修养不好打骂过孩子,让她别往心里去!好好学习,锻炼身体。改正“没有坚持精神”的缺点。让她好好照顾小弟弟,不要伤心,要坚强。

  十几年我对你没疼没爱,犯过的错误已结束了。彻底把我忘却,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原来为你买东西的那笔钱,是我平时结余的,打算为父母办理丧事用的,如能积起可交我母亲治病用。也是最后一次尽孝!不过不要告诉他们,这会使他们受刺激犯病(你尽可能这两三个月每月给他们寄15元吧!也可不寄,叫志勤寄)。平时多注意身体!为了革命多照顾自己吧!

  我没给父母写信,如果渖阳家里没人照看,你可写信去和母亲商量是否把孩子放津!不过我考虑,他们若身体不好,困难会大些。如若可能还请何姥来照看,工资稍少些可减轻负担!总之担子都是你的了。对孩子要耐心!对不起你。

  十几年辜负了党的培养!一个人不管是生或死只要是为了革命就是有意义的!

  我懂得了革命,决心要为革命献出一切!

  以前千错万错,如果不能饶恕,我愿接受最严厉的惩罚,毫无怨言。

  真正的革命事业永远是兴旺的蒸蒸日上的。为盘锦的美好未来欢呼!再次欢呼这个胜利的前途!愿为美好的未来添点出点力。但有没有这种可能,确不是能由我所决定的。革命能否容纳,党和人民决定。怎么定我怎么领。

  中国共产党万岁!

  伟大的祖国万岁!

  毛主席万岁!

  志新

  1969年1月5日晚

  然而,这封信,曾真当时并未收到,它被装入曾真和张志新的档案里。待曾真看到这封信时,时光已过去了十年。读信的曾真与他们的两个孩子都声泪俱下,悲痛欲绝。曾真曾经含泪泣血地给张志新写了一封回信,可是九泉之下的张志新又怎能读到这封信上的一个字呢?

  “我的思想观点与曾真无关”

  1月9日。张志新写下遗书,准备自杀。被发现后,严加监视,并召开批斗会,批判她“以死向党示威,对抗运动。”

  批斗会上,质问张志新:“你昨天写的所谓遗书,是什么意思?”

  张志新:“那是不对头的。”

  问:“在遗书中的观点,你认为是对的吗?”

  张志新:“这些观点,我认为是应允许存在的,应在今后的革命实践中去证实是不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问:“哪些观点需要在实践中证实?”

  张志新:“两个司令部斗争问题,打倒那么多人的问题,这里面有些肯定是对的,但有些不一定对。”

  问:“你在遗书中认为你是正确的,但为什么想死?”

  张志新:“从我自己来想,是不想死的。但觉得我的想法,在时间、地点上,是得不到宽恕的。革命非常时期,革命就要坚决处理。”

  问:“你的所谓遗书,是认罪还是示威?”

  张志新:“我认为自己问题严重。”

  问:“怎么严重?”

  张志新:“我当时的想法、思路、立场。”

  问:“你是一面派,到底是哪一面?应该明确,有个鲜明态度?”

  张志新:“我的立场确实没有站过来,还是站在刘少奇的『反动路线』一边。”

  当追问曾真对她的影响时,她意识到,她的不幸必会株连家人。她向审问她的人说:“我的思想观点与曾真无关”,并表示考虑要与曾真离婚。

  1969年8月张志新被捕,关押在渖阳看守所,不让家人、亲属探视,与世隔绝了。同年11月,已被监视、审查的曾真被遣送建昌县农村插队落户。他带着两个孩子离开渖阳。1970年8月,张志新被判无期徒刑,投入渖阳监狱强迫劳动改造。一年多后,曾真无奈被迫提出离婚。当法院下达的离婚判决书送到监狱时,张志新平静地说:“离不离婚,对我来说已没有什么意义了。』从张志新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分子”,直1975年4月4日被枪杀,一直被与家人、亲属完全隔绝。曾真在10年漫漫风雨岁月里,也是九死一生,但他终于把两个孩子拉扯成人。1978年春,他和两个孩子回到阔别8年多的渖阳。

  一场无法结束的悲剧

  张志新的家人和亲属现在如何呢?这是许多读者关心的事。

  最近陈禹山探访了张志新的妹妹张志勤和张志新的丈夫曾真。他们都在北京。

  陈禹山说:曾真已年愈古稀,消瘦,背也有点驼了,与当年所见相比,判若两人。他独身一人住在北京的一个居民小区。他住在一栋多层楼房的七层,房子没有电梯,他每天沿着楼梯爬上爬下,上街买粮,买菜,自己做饭。他请了钟点工,每周上家里来搞一次卫生。他就是这样孤苦伶仃地打发自己的晚年的日子。曾真说:两个孩子,林林、彤彤现在美国。他们都已成家。彤彤只在填写个人资料时,才写上“幼年丧母”,但从不向人提起自己的母亲是谁。林林也不愿意再提及当年的苦难。

  张志新在给曾真的诀别信中,要他“彻底”把她“忘却”,“重新开始新的生活”。曾真说:“彻底忘却过去,对我来说,实在是难以办到的事情。”

  30多年来,曾真一直没有结婚,没有“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他不可能走出这个悲剧的阴影。

  张志新的妹妹张志勤虽然有一个完整的家,但她身体不好,患有心脏病等多种疾病。与许多六旬的同龄人相比,她显得衰老多了,走起路来也不那么灵便,上楼梯更显得吃力。她已退休。她原是中央乐团首席小提琴手,国家一级演员。她出身音乐世家。小时候,她就和大姐志新,二姐志惠一起组成小乐队参加演出。她们成为闻名津沽的“张氏三姐妹”。张志勤说,大姐是弹六弦琴的,但小提琴拉得也不比她差。波隆贝思库的《叙事曲》是大姐生前最爱拉也最爱听的曲子。

  当年张志勤谈起大姐,常常声泪俱下,现在却常常沉默寡言。她给了陈禹山一份关于张志新案件评论的资料,这是从一本书上影印下来的。资料上说:

  张志新与秋谨同为反抗专制的杰出女性。可是与年轻的朋友说起来,许多人知道就义已一个世纪的秋谨,而对殉难不过二十几年的张志新却茫然无知。

  细一琢磨,这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不可理解,因为在我们各种版本的历史教科书里,凡讲到辛亥革命,秋瑾是多少都要提到的,而许多年轻人不知张志新为何许人,实在是她未被载入“正史”的缘故。

  张志新的被忽略,或许可视为“正史”的尴尬。

  说到张志新,同样会感到尴尬的,还应有我们的“思想界”。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迫于种种压力诱惑,众多职业的“思想家”们纷纷放弃了“思想”,临阵脱逃,而让张志新这样一些不是“思想家”的人去孤立无援地支撑我们民族的头颅并因此抛却了自己的头颅,这是无论过去多少年,我们的思想界都应为之脸红的事情。

  显然,张志勤想要说的,或许正是资料上所说到的。

  “慷慨就义易,从容就义难”。其实,慷慨就义也不易,这是生死攸关之事。只是免除了活受罪之苦罢了。张志新烈士是从容就义的。她经受了近7年铁牢生活,受尽了肉体的、精神上的7年之久的种种摧残迫害后才就义的,她始终不“投降”。她的意志是何等刚强,死的是何等悲壮惨烈,真不容易呀!张志勤深深感到“正史”对她姐姐的不公。但她能说些什么呢?

  最令人伤痛的是张志新亲人们之间的反目。张志新的娘家人和张志新的丈夫曾真因了张志新的缘故,一直有着深深的矛盾。在张志新平反昭雪后,就很突出。当时,有的报刊宣传刊登照片,把曾真抹去。中国青年报内参《青运情况》登过《张志新同志的女儿对张志新宣传报道的意见》。文中说:

  这里我只想反映一个问题,就是对我父亲的不公正态度……

  去年新华社转发我母亲大量照片时,保留了所有的家属和亲属,还有一些其他同志,惟独抹去了我的父亲。影响所及,全国照办。助长了对我父亲的误解。据传是徵求了我的一个亲属的意见……

  我难以理解的是:究竟有多少根据把我父亲从所有照片上抹去?明明是全家四人的照片,为什么偏偏要改成三人?另一张在平反大会后怀念我母亲的的三人像也不能发?我父亲是个党员干部,涉及对他的态度,新华社为什么不去徵求辽宁省委、我父亲所在单位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意见,也不听取在“四人帮”的时期真正直接受到迫害和株连的我们的家属(家庭成员)的意见,而只是单单去问家属?……

  在我妈妈的冤案平反之后,省委从未否认我父母的夫妻关系,法院撤消了过去的离婚手续。妈妈虽已不能复生,但是,我们全家人都从心里感到,我们四口人从政治上、法律上和感情上重新成为一家人了。这是粉碎“四人帮”的必然结果,也是压在我们心底10年的愿望。而有的人却从他自己的狭隘观点出发,想要人为地再把我们全家人分开,不允许我们彻底消除遭受迫害的痕迹,阻挠党的政策的彻底落实。负责落实党的政策重任的新华社、党报和出版社,却没有站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和政策的高度加以抵制,这使我们不能不感到遗憾……

  关于我父亲同我母亲离婚,这是事实,用不着回避。但这决非个人所造成!这种家破人亡的悲剧,是遭受“四人帮”残酷迫害的直接结果,是社会造成的!

  张志新的母亲郝玉芝认为这份《意见》是曾真所写,而以林林的名义发表的。她针对这篇文章,写了一份数千字的意见。她写道:

  现就我和亲属们了解的与《意见》有关的一些情况加以说明,以正视听。

  (一)《意见》称新华社转发志新照片时“惟独抹去了我父亲”、“据传是徵求了我的一个亲属的意见”、“究竟有多少根据把我父亲从所有像片上抹去。”我要说明,不登他的照片是我的意见(儿女们都同意),原因是他“已经徵得志新和组织上的同意离了婚”,登他的照片在法律上是不合适的,况且没有宣传他的必要。在这里我郑重申明:据说他在事后办理了撤消离婚的手续,事先我既不知道,事后我也从来承认过。因为我女儿已经无法表示自己的意见,不能将一方的意志强加于死者。至于法院批准的单方面撤消离婚是否合法,暂不在此述之。

  (二)《意见》指责“负有落实党的政策的新华社、党报和出版社,没有站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和政策的高度加以抵制。”志新事迹的意义绝不是表现在家庭中,她的光荣是属于党的,属于中国人民的,当然也是属于她个人的。众所周知,党的宣传机构的领导和同志们做了大量调查,冲破阻力,以忘我的精神和对烈士深切敬仰的心情,大规模地宣传了志新的事迹。仅仅由于在一个时期没有登他的照片,《意见》就给党的宣传机构扣上一顶帽子,这究竟是为什么?

  郝玉芝写道:

  我的外孙林林失去母亲时只有十二岁,以后的十年,活人给她灌输了什么东西呢?《意见》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只不过是通过孩子之手,能怪孩子吗?!我不想伤害孩子对父亲的感情,但面对《意见》我若不将真相说明,难料孩子之手还会做出何等事来……

  鉴于《意见》已经广为传播,有些不明真相的刊物冠以《父亲无端受指责,女儿修书鸣不平》之类的标题转发,我要求我的这篇东西也在同样渠道予以披露,以正视听。

  这场笔墨“官司”没有连续打下去,但问题与情绪一直困扰着这两个不幸的家庭。张志新的母亲郝玉芝已经去世,曾真、张志勤均已进入暮年。至今,他们仍受着张志新冤案给他们带来的痛苦,心还在流血。

  这是谁的过错?谁的罪过呢?

  张志新女儿林林诉说:死囚家属学习班

  1975年初春的一天,刮着大风雪。渖阳法院来了两个人,通知爸爸、我和弟弟到县城开会。爸爸和我牵着弟弟,冒着风雪来到县城招待所。我们推门进去,屋内有暖气,一股热气扑面而来。然而我心里发颤,感觉比在风雪里还要冷,渖阳法院来的人要我们坐下,说是给我们办个“学习班”。接着,一个人掏出《毛主席语录》,翻开念了两段语录,内容我记不全,大意是一段讲什么阶级斗争,一段讲坚决镇压一切反革命的。然后提到我妈妈,并问了爸爸一些话。爸爸说几年前他已同张志新离婚了,法院把孩子判给了他。法院的人问我:“你知道你妈妈在监狱中的表现吗?”我摇摇头。我确实不知道。我当时只知道妈妈是个反革命,是听人说的。她怎样反革命,我也不知道。妈妈被关进监牢后,爸爸上监狱送衣物,不让见。姨父从北京来渖阳,到监狱去探监也不让见。自妈妈被捕以后,同我们的一切联系都断了,我们什么都不知道。

  渖阳法院来的人大声说:“你妈妈非常反动,不接受改造,顽固不化,反对伟大领袖毛主席,反对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反对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罪上加罪,政府考虑加刑。如果处以极刑,你是什么态度?”

  我愣住了,不知道怎样回答。我的心一下碎了。但我强装镇静,强忍着泪。爸爸说过,不能在别人面前掉泪,不然就同妈妈划不清界限了。爸爸代我回答说:“如果确实那情况,政府怎么处理都行。”

  法院的人又问:“处极刑,收不收尸?张志新狱中的东西你们还要不要?”

  我低着头没说话。爸爸又代我说:“我们什么都不要。”

  他们再也不问什么了。两个人啼咕了一会儿,一个人在写什么,另一个人在教育我,说我是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党的政策是重在表现,要我和妈妈划清界限。他要我说说对妈妈犯罪的看法,我说了,是照老师平时教导我说的。当时心里很乱,说了什么现在记不清了。

  那个人把写好的东西,交给同我谈话的人,他们又嘀咕了一阵,又在上面写。写完之后,要我在上面签字,按上手印。“学习班”就这样结束了。整个过程,弟弟被吓得不敢出声,他靠着爸爸身旁,紧紧地抱着爸爸。

  爸爸领着我和弟弟从县城招待所出来,跌跌撞撞,顶着呼啸的风雪回到家。没有做饭,爸爸将家里仅剩的一个窝窝掰成两半,分给我和弟弟吃,说:“吃了早点睡觉。”

  我静静地躺在炕上。爸爸独个儿坐在小板凳上,对着灯发愣,他瞅了瞅炕上,以为我和弟弟睡着了,就慢慢地站起来,轻轻地把渖阳家里带来的箱子打开,翻出妈妈的照片。看着看着,爸爸禁不住流泪了、我翻下床,一头扑进爸爸的怀抱,放声大哭。爸爸拍着我,说:“不能这样,不能让邻居听到。”听到哭声,弟弟醒来了。爸爸把我和弟弟紧紧地搂在怀里。这一夜,我们不知流了多少泪,却不能大声哭。

  ……

  这真是人间至痛的往事,令人不堪回首。林林所谈在学习班上,渖阳法院的人要她签字并按手印的那份“笔录”,后来在张志新的案卷中找到,特摘抄如下:

  ……

  曾林林:刚听说张志新犯了反革命的罪行,我当时感觉会影响我进步的。这下可完了。但经过学习提高了认识,母女关系是有阶级性的。她虽然生了我,是我的母亲,可她是反革命,就不是母亲了,已是我的敌人了。她反党反毛主席,我们就和她斗争到底。我后来经过学校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我已认识到她反革命,我和她划清界限,并不会影响我的进步。

  问:张志新实属死心塌地,罪大恶极,你们有什么想法、看法?

  林林、彤彤:坚决镇压,把她处死刑,为人民除害。我们连尸体也不要,政府愿意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我们都拥护。

  对于张志新在监狱的还有什么财物,我们什么都不要,这有(由)政府处理

  ……

  那一年,彤彤不满10岁,而林林也未满18岁。这份笔录就算不是法院来人的“杰作”,但在那样的年代,彤彤和林林除了这样说,又还能说些什么?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此一种选择。

篇六:张志新烈士的真实情况

  

  演讲语言的要求和技巧

  所谓演讲语言,就是演讲者在演讲时使用的语言。作为一种综合的、高级的语言表达形式——演讲,对语言有交际公际的运用,是有着一定要求的,尤其是我们领导干部的演讲,对语言的要求就更为严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演讲语言的要求和技巧,欢迎借鉴参考。

  一、真实准确不说假话。

  真实准确,是马克思主义文风的最根本要求,也是我们领导干部演讲所应该首先遵循的原则。它要求演讲者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演讲,真实地反映客观实际情况,准确地遣词造句以确切地表达思想内容。为此我们应该做到:

  第一,事实要真实可靠。我们在演讲稿中使用的事实,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应该一是一,二是二,绝不能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去虚构、编造、无中生有,去故意夸大或缩小、去添枝加叶、改头换面,这都是不行的。比方说,在张志新烈士的宣传上,可以说就有一点不真实的地方。许多报道都写了这样一件事情,说张志新在小的时候和两个姐妹组成了一个“三重奏”小乐队,她们常常在一些进步的团体组织活动中演出。有一次,国民党的一个机关为蒋介石祝寿,要拉她们去演奏,他们怎样对待的呢?关于这件事,就有三种不同的写法,一本杂志说张志新不愿意去,父亲认为不去不行,当时他告诉儿女们,说琴在咱手里,是给他祝寿还是给他祝丧?张志新明白了,说“对,祝丧。”这是一种说法。那么,在一份报纸上,是怎么样说的呢?这份报纸说父亲和17岁的志新想了好久,终于商定了明颂暗骂的对策,精心安排了一套“魔鬼舞曲”——悲歌终了曲。而另一份报纸则是这样说的,这事可把志新的父亲难住了,聪明的小志新提出了一个极为巧妙的对策,奏西洋乐曲中的悲歌,明颂暗骂,父亲拍手称妙。这三份不同的宣传报道一个说主意是张志新出的,一个说主意是她父亲出的,一个说主意是爷儿俩商量出的,那么,肯定有两家说的“事实”不是真实的,所以说,我们在演讲的时候呢,引用的事实一定要真实可靠。

  这是真实准确不说假话的第一点。

  第二,用词要正确恰当。一个词单独存在是无所谓正确不正确、恰当不恰当的。但是如果这个词使用在句子当中,跟其他词发生了结构上的关系的时候就有正确不正确、恰当不恰当的问题了。比方说,在1942年初夏的一个夜晚,重庆的一家剧院正在上演郭沫若的新作五幕历史剧——《屈原》,演出结束之后作者郭沫若和饰演婵娟的演员张瑞芳都觉得第五幕第一场婵娟斥责宋玉的一句话不够劲。那句话是怎么回事呢,那句话是说:

  “宋玉,我特别恨你。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育,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郭沫若说,这句台词在台下听起来总觉得不够味,似乎可以在没有骨气的下面再加上‘无耻的’三个字。这时,饰演者张逸生正在旁边化妆,就插口说:“我看呐,不如把‘你是’改成‘你这’,说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那就够味了。”郭沫若听了,非常赞同。于是,这句台词就改为“宋玉,我特别恨你。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育,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这里判断性词“是”与指示代词“这”如果单独存在的话是无所谓恰当不恰当的,但是,当它们与其他词语组合的时候,就有恰当不恰当的问题了。“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虽然也构成了判断,但感情色彩不强烈,而将“是”改成“这”,变成“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之后就不仅构成了一种完全肯定的判断,还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感情色彩,含有你真不是东西、你真是禽兽之类的充满愤恨的感情。显然在这里,有“这”比用“是”要恰当得多。

  由此可见,我们在写作演讲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精心选择最恰当的词语,来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贴切地表情达意。这就要求我们能真正弄懂每个词的确切含义,仔细地分辨词义,特别要区别一些近义词,区别它们在使用范围、词义轻重、词的风格特点等等方面的细微差别,另外呢,还要分清词语的褒贬色彩等等。

  第三,是引语要准确无误。我们在演讲稿中所引用的政策、法令、名言、警句等等都必须准确无误,不能因自己所需而断章取义。演讲稿中宣传的、阐明的或依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等等也必须清楚、确切,不能含含糊糊,更不能随意篡改、断章取义、胡乱加以发

  挥。这是演讲语言基本要求的第一点。

  二、简明扼要不说废话

  作为领导干部,我们演讲的一大特点就是实用性较强。其中有些演讲内容还要求所属部门去贯彻执行,这就要求领导干部的演讲言简意骇、简明扼要,不说废话,这样才便于贯彻落实,而啰嗦的演讲是没有人愿意听的。记得有这样一件事,说是某地有位领导说话特别啰嗦,有一次,他又滔滔不绝地演讲了半天,演讲结束之后有一位听众就送给他一幅对联,是一句古诗,古诗是这样写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位领导看了之后当时非常高兴,回到家后就向他的妻子炫耀,对他的妻子说:“你总说我不会讲话,你瞧,听众很愿意听我讲话,他们还用了唐代着名大诗人的诗来评价我的演讲的。”他的妻子接过那幅对联,看了之后就笑了起来。当时这个领导就被这个妻子笑得莫名其妙,就赶紧追问,说你笑什么、有什么好笑的,你应该替我高兴才对呢,你这是不是高兴的笑啊?妻子告诉他,我笑这幅对联是嘲笑讽刺你呢,他说:“怎么是嘲笑讽刺我啊?”后来妻子告诉他啊,前一句话是“两个黄鹂鸣翠柳”是暗指你的演讲不知所云,后一句话“一行白鹭上青天”是说你的演讲是越讲越远。由此可见,我们领导干部在演讲的时候,就一定要避免那种不知所云的毛病。

  怎样避免呢?我认为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一)、演讲时要多动脑筋。一般说来,演讲时废话连篇都是因为我们在演讲的时候不动脑筋的缘故。比方说,有这样一件事,一个乡长曾经介绍他们乡养鸭子的经验,他在演讲稿中有这样一段话“今年我们乡打算饲养菜鸭和蛋鸭这两种鸭子,菜鸭呢,是体大肉美的鸭子,养两三个月的时间就能长大、上市,另一种蛋鸭呢,全是雌鸭,主要下蛋。”显然这位乡长在演讲时没有动脑筋,不自觉地说了废话,如果他能够仔细地想一想,他就不会这样讲了,因为蛋鸭当然是雌鸭,不会是雄鸭,至于主要下蛋更是废话。看来呢,演讲要想简明扼要、没有废话,演讲者就要多动脑筋,仔细推敲字词、推敲语句,这样就可以减少废话。这是第一点,是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第一点。

  (二)、有的演讲者不相信听众的理解力,以为自己不反复讲,听众

  就不能明白,因此啰里啰嗦讲个没完没了,以至于废话连篇。

  (三)、要学会讲短话。有的人就喜欢讲长话,米不够水来凑。讲话掺有太多的水分自然都是废话,结果连可怜的几粒米你也捞不到了。因此,要想使我们的演讲能够做到简明扼要,没有废话就得挤干水分。我们应该像农民学习,因为农民在收藏粮食的时候,总是先晾谷,晒干水分,再让粮食进仓。他们不是连泥带水一块儿收进去,因为他们明白,如果他们这样做的话,那么粮食就都要霉烂了。

  (四)、要能够做到意尽言止。说废话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意尽而言不止。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除了演讲者为了拖长时间而凑字数以外,还有的就是为了迎合某种需要,或者说表示某种不必要的谦虚而说一些客套话。其实呢,有些客套话是属于画蛇添足,所以我们应该像唐朝的祖咏学习学习,他是宁愿断送仕途也不愿去画蛇添足。唐朝在选取进士的时候,是以诗取士,那么这种应试是非常严格的,限用官韵,规定是五言六韵,也就是每句五个字,两句押一韵,共十二句,那么至少也要写四韵,也就是说八句。据唐诗纪事中记载,说有一年,考官出了一个诗题,这个诗题是:终南望余雪,考生们绞尽脑汁是一韵作诗。其中有一个考生,名叫祖咏,他就打破了唐朝的规定,只写了四句诗,他这四句是这样写的:终南望余雪,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交掉之后,这考官就说“你写的诗不符合规定,”就问为什么不按规定来写。如果说你要不按规定来写的话,你这进士就肯定是没门了。但是祖咏说,我已经意尽了。说什么也再不肯多添一个字。意尽就算了,至于说能不能当上官,我们不考虑。祖咏的诗为什么能够流传至今呢,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能够意尽而言止,不去画蛇添足。相反,如果他去画蛇添足的话,虽然说他可能在仕途上很顺,但是他的诗不会流传千古的。

  三、鲜明生动不说套话

  套话与鲜明生动是相对立的,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演讲鲜明生动,而没有套话呢?要避免这种毛病,就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勇于亮明观点。毛泽东在跟晋绥日报编缉人员的谈话中说,我们共产党人从来认为隐瞒自己的观点是可耻的。我们应该牢记

  毛泽东的话。在演讲的时候,应该像打棋子那样,亮明自己的观点,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歌颂什么、批评什么都非常确定,而不含含糊糊,模棱两可。这是鲜明生动不说套话的第一点。

  第二,内容要有新意,语言要形象。刚才我说的第一点,是就演讲的鲜明性来说的,但演讲光有准确鲜明还不够,要想吸引听众,还需要有生动性。而要使演讲生动,就不仅要有生动感人有新意的思想内容,还要有生动感人的语言形式,如果两者能够兼备的话,就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否则的话,则不行。

  我们看一看有着中国第一大演说家之称的马相伯在他的演讲中是怎样使用形象化的语言的。有一次,在抗战时期的群众大会上,他做宣传演讲,他大声疾呼:“诸位,醒一醒,枕头旁边放了火药,我们还能睡吗?房子里有了小偷,我们还能睡吗?”马相伯就用形象的语言,震撼了听众的心。我们可以想像的到“枕头旁边放着火药,屋子里有个小偷”,谁还能睡觉?不言而喻,入侵中国的日本帝国主义就是放在中国人民枕头边的火药、就是进入中国人民屋子里的强盗,处于这种情景当中,中国人民只有奋起反抗才有出路。这是第二点。

  第三,通俗易懂不说涩话。涩话就是晦涩的话。有些人演讲好像是深怕别人听懂了,显不出自己的才学,因此演讲时专爱用那些艰涩难懂的字眼,他不知道,这种做法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文风基本要求的。列宁说:“最高程度的马克思主义,是最大限度的通俗易懂。”毛泽东同志在八届七中全会的讲话中也指出,凡是看不懂的文件,一律不准拿出来,拿出来也要顶回去。

  写文章要通俗,怎样才能通俗呢?我认为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一)、用结构简单而短的句子。句子越长越复杂,越难懂;句子越短越简单,越容易听懂。所以,我们在演讲的时候,要尽量用结构简单而短的句子。这是第一点。

  (二)、是要多用基本词汇。生词、专业术语越多,越难懂;越少越好懂。因此,我们在演讲的时候,切记一定不要用晦涩生僻的词语,也少用专业术语,而多用基本词汇。

  (三)、我们演讲,是给别人听的,也应该考虑交际效果,要与人方

  便,要多用俗字、常用字,尽可能少用或者不用生僻、悔涩的词语。说到这儿我想起了着名演员马芮改名的故事。马芮的名不大好叫,这个芮就是一个草字头加一个内字的“芮”,认识芮的人呢常常叫错,甚至闹笑话。有一天,马芮去医院看病,因为挂号就诊的人很多,马芮就坐在走廊那头的凳子上,好一会儿就听到门口的医生在叫“23号,马内”,马芮心想,号码是我的,可是名字不是我的,他就没有动。医生又叫“23号,马丙”,他也没有动。这次名字是换了,号码是我的,他也没有动。他又听到医生在叫“23号,马苗”,马芮一想,怎么叫这么多名字,一会儿马丙一会儿马苗,都是姓马的,但是他也没动。过了一会儿,又听医生在叫,“23号,马娜”、“23号,马肉”,听到这儿之后,马芮觉得是越叫越不像话,到底是谁呀?是不是叫错了?于是,他就到医生那儿,一问,果然是医生不认识这个芮字,把他的名字给叫错了。因为医生没有见过这个芮字,所以只好乱叫了一通,那么马芮遇到的麻烦事是不只这一桩,于是他就决定改名。我认为马芮还是很明智的,因为这个芮字用的有点太生僻了。医生读别字固然是不对的,但是,他的职业是给人看病,他不可能身边放着一个字典,专用来查人名。演讲也是同样的道理。

  (四)、语气、语调、表达方式要有人情味。有人情味的语气、语调以及表达方式能够拉近演讲者和听众的心理距离,容易使彼此间产生共鸣,也就更易于让听众理解演讲者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因此,演讲者在演讲的时候,应该使用亲切、温和、富有平等交往人情味的语言、语调来进行你的演讲。当然,有些需要慷慨陈词的另当别论。

  演讲的语言从口语表述角度看,必须做到发音正确、清晰、优美,词句流利、准确、易懂,语调贴切、自然、动情。

  (一)发音正确、清晰、优美

  以声音为主要物质手段的,语音的要求很高,既要能准确地表达出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又要悦耳爽心,清这优美。为此,演讲者必须认真对语音进行研究,努力使自己的声音达到最佳状态。

  一般来说,最佳语言是:

  (1)准确清晰,即吐字正确清楚,语气得当,节奏自然;

  (2)清亮圆润,即声音宏亮清越,铿锵有力,悦耳动听;(3)富于变化,即区分轻重缓急,随感情变化而变化;(4)有传达力和浸彻力,即声音有一定的响度的力度,使在场听众都能听真切,听明白。

  演讲语言常见的毛病有声音痉挛颤抖,飘忽不定;大声喊叫,音量过高;音节含糊,夹杂明显的气息声;声音忽高忽低,音响失度;朗诵腔调,生硬呆板等。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听众对演讲内容的理解。

  要达到最佳语言效果,一般来说,要做到如下几点:

  1、字正腔圆

  字正,是演讲语言的基本要求,要读准字音,读音响亮,送音有力。读音要符合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音节、音变的标准,严格避免地方音和误读。如将“鞋子”说成“孩子”,将“干涸”说成“干固”等。读错、讲错字音,一方面直接影响听众对一个词、一个句子,甚至整篇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直接影响演讲者的声誉和威信,降低了听众对演讲者的信任感。

  腔圆,即声音圆润清亮,婉转甜美,富有音乐美。要发音响亮。演讲时齐齿呼音节(i和i开头的韵母)与撮口呼音节(ü或以ü开头的韵母)发音时由于口腔开合小,共鸣腔不大,音发出来不亮。要尽量在备稿时换成开口呼音节(a或以a开头的韵母)与合口呼音节(o或以o开头的韵母)。如把“至”改为“到”,把“与”改为“和”。

  2、分清词界

  词分单音节和多音节。单音节词不会割裂分读,而多音节词则有可能割裂引起歧义。例如:“一米九个头的冯骥才伫立在空荡荡的山谷里。”这句话中的“一米九个头”本意是“一米九的个头”念时应为“一米九--个头”,如果词界划分不当,很容易弄成为“一米--九个头”,把“个头”(身材)一词割裂为“个”(量词)和“头”(名词)两个词,因而产生歧义。演讲者如出现这种错误,便会令人忍俊不禁。

  3、讲究音韵配搭

  汉语讲究声调,声调能产生抑扬急缓的变化,本身就富有音乐美。好的演讲,平仄错落有致,抑扬顿挫,显得悦耳动听。

  (1)双音节化。汉语中的一些单音节词表达意义复杂、深刻,如果能改成双音节就明白、通俗些。且双音节响亮明朗,有顿挫变化,易于表现语言的音乐美。

  (2)注意押韵。如果在适当的地方,有意押韵,更能产生一种声音的回环美与和谐美,讲起来上口,听起来悦耳,似有散文诗的风韵。

  (3)平仄相间。汉字一字一调,高低升降,起伏变化。做为平声字的阴平、阳平变化不大,比较稳,易听清楚;仄声字的上声、去声变化大,声音短促,音感强烈。二者要相间配合,使音节起伏变化。此外,恰当地运用象声词和叠声词,进行渲染烘托,也能收到声情并茂的功效。

  (二)词句流利、准确、易懂

  听众通过演讲活动接受信息主要诉诸听觉作用。演讲者借助口语发出的信息,听众要立即能理解。口语与书面语之间有较明显的差距。有人说,书面语是最后被理解,而口语则需立即被听懂。与书面语相比,口语具有以下特点:

  1、句式短小。演讲不宜使用过长的句子。

  2、通俗易懂。要使用常用词语和一些较流行的口头词语,使语言富有生气和活力;3、不过多的做某些精确的列举,特别是过大的数字,常用约数。

  4、较多地使用那些表明个人倾向的词语,诸如“显而易见”“依我看来”等等,并且常常运用“但是”、“除了”等连接词,使讲话显得活泼、生动、有气势。当然,讲究表意朴实的口语化,绝不能像平常随便讲话那样任意增减音节,拖泥带水,吭吭巴巴,这样便损害了口语的健康美,破坏了语言的完整性。

  (三)语调贴切、自然、动情

  语调是口语表达的重要手段,它能很好地辅助语言表情达意。同样一句话,由于语调轻重、高低长短、急缓等的不同变化,在不同的语境里,一般来讲,表达坚定、果敢、豪迈、愤怒的可以表达出种种不同的思想感情。思想感情,语气急骤,声音较重;表达幸福、温暖、体贴、欣慰的思想感情,语气舒缓,声音较轻;表示优雅、庄重、满足,语调前后尽弱中间强。只有这样,才能绘声绘色,传情达意。

  语调的选择和运用,必须切合思想内容,符合语言环境,考虑现场效果。语调贴切、自然正是演讲者思想感情在语言上的自然流露。所以,演讲者恰当地运用语调,事先必须准确地掌握演讲内容和感情。


推荐访问:张志新烈士的真实情况 烈士 真实情况 张志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