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视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双减”政策落实工作座谈会上讲话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在视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双减”政策落实工作座谈会上讲话

2023-12-15 17:42:02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在视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双减”政策落实工作座谈会上讲话,供大家参考。

在视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双减”政策落实工作座谈会上讲话

在视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双减”政策落实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各位代表、委员,同志们:

今天,XX对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双减”政策落实工作进行视察。刚才,县教育局汇报了全县义务教育阶段素质教育和“双减”及延时服务开展情况,参会的中小学校负责同志和学生代表、学生家长代表作了交流发言。下面,结合此次视察了解掌握情况,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双减”政策的重大意义

2021年5月21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时强调: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学校教书育人主体功能,强化线上线下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管理。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并于2021年7月24日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文件印发。“双减”政策的出台,充分体现了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新时代统筹推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引,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双减”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总书记曾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是个顽瘴痼疾,学生苦不堪言,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在现实的教育生活中,过重的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直接影响到学生自身的身心健康,使学生难以抽出时间围绕自身的兴趣爱好等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学习,进一步弱化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双减”政策将学生从过重的作业负担和繁杂的校外培训负担中解放出来,引导学生真正意识到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价值,在发挥学生特长和兴趣爱好的过程中提高学习的个性化,使学生切实体会到美好的校园、有趣的学习以及幸福的童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双减”事关国家教育体系根基。面对长期以来分数至上、唯成绩是从的教育现象,很多校外培训机构利用这种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开展了许多学科教育培训,形成规模日益庞大的教育培训市场。培训行业野蛮生长,形成了另外一个教育体系,且功利主义倾向严重,扰乱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对学校教育体系产生强力冲击。同时,校外培训机构大规模兴起,资本过度涌入校外教育培训后一味逐利化,也引发了诸多乱象,很多培训机构资质不健全,收取高额学费,缺少必要的师资配备,已经严重冲击到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为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带来负面影响。特别是一些校外培训机构刻意放大了家长、学生乃至整个社会的教育焦虑,深刻影响着教育公平的有效实现,也在无形中争夺着义务教育学校的育人主导权。通过严格落实“双减”政策,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提供了有利前提条件。

(三)“双减”事关人民群众小康生活成色。随着国家对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广大群众普遍存在“抢跑文化”“超前教育”等功利思想,家长们竭尽全力让孩子接受更优质的教育,甚至是盲目跟风、相互攀比,其中就包括不惜花费大量积蓄购买学区房、为孩子报各类补课班和培训班等,严重对冲了教育改革发展成果,社会反响强烈。加之培训机构炒作渲染焦虑,裹挟全社会被动参与,诱导家长非理性教育投入,收取高额费用,使很多家长苦不堪言,不仅推高家庭教育成本,还会加剧教育资源供需矛盾,严重降低人民群众教育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治理整顿校外培训机构,为校外培训降温,既有效降低家庭教育开支、减轻不必要的经济负担,也把学生从校外学科类补习中解放出来,把家长从送学陪学中解放出来,实现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目的。

二、“双减”政策落实取得的显著成效

“双减”政策颁布以来,县教育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严格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着力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升课后服务质量,推进教育教学提质增效,实实在在让学生负担减下来、教育质量升上去,推动了“双减”走深走实、落细落好。

一是推动落实坚决有力。县委、县政府要把“双减”工作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制定印发《实施方案》,建立专门协调机制,统筹协调推进“双减”工作。县教育局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出台校外培训机构管理、规范学校办学行为、课后服务等方面文件,强化督导检查,加强校外培训治理,促进校内减负增效,确保了“双减”工作落地见效。

二是作业负担明显减轻。督促各中、小学校建立作业管理办法、作业校内公示制度等,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专题研究,强化作业统筹管理,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并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辅导学生完成家庭作业,有效减轻了学生过重作业负担。

三是校外培训全面规范。县教育局会同相关部门对全县校外培训机构开展专项检查,全县16家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全部注销,实现了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全部清零,切实减轻了学生课外培训负担和家庭经济负担。

四是课后服务丰富多样。督促指导各中、小学校制定课后服务制度和工作计划,创新课后服务模式,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和工作日2小时课后服务时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劳动、阅读、兴趣小组或社团活动,帮助学生培养兴趣、发展特长,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三、“双减”政策落实方面的难点

“双减”政策出台五个多月,已经初见成效,教育生态不断优化,社会反响总体较好,但“双减”政策毕竟是事关基础教育的一项重大变革,在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推进方面还面临不少的困难和问题。

(一)教育理念方面。全社会对“读书改变命运”的过度渲染和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情绪影响下,应试教育的理念备受追逐。因此,选择在教育资源和教学质量相对较好的学校学习是学生、家长的共同期盼,而学生的考试成绩仍然是学生升学的重要因素,在当前高考政策下,考不上高中的学生要向中职学校分流,使中小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双减”政策的推进,全社会在期盼的同时,也还存在一些疑虑。家长层面:家长的焦虑并未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而减轻,在某些方面反而有了进一步的加剧。一部分家长担忧,在作业量减少,小学一二年级甚至没有书面作业、没有纸笔考试的情况下,孩子能不能学好;
学科类培训机构被大量取缔后,单科成绩差的孩子提升困难,特别是发现其他孩子存在“一对一”补课等行为,总害怕自己的孩子落后于人。学校层面:“双减”政策条件下,对学校教学观念的转变、师资力量的配备、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质量的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校承担着提升教学质量和课后服务水平的压力,也承担着社会和家庭的期望,如何在“减负”的同时“提质”“增效”成为学校急需破解的难题。教师层面:“双减”政策对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率提出更高要求,也相应增加了教师教学的工作负担,教师普遍面临着如何让学生在校内教育中“吃饱吃好”、如何统筹好课堂教学和课后服务关系、如何协调处理家校关系等方面的新挑战。为了提高学生成绩,部分老师在减少作业布置量方面动力不足;
个别家长为了提高孩子考试成绩,仍然要求老师多布置作业,额外为学生购买教辅材料和习题,进一步增加了课外作业负担,这使得“双减”政策的落实面临挑战和压力。

(二)校外培训方面。“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县上强化校外培训治理,xx家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于2021年底全部注销,实现了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清零,有效减轻了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和家长经济负担。但在“双减”高压态势下,校外培训仍然存在较大的需求和市场。一方面,由于“唯分数”“唯升学”的教育评价导向还没有完全转变,高分数仍然代表着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资源,一部分家长担心不补课孩子就会落后于别人家的孩子,所以会想尽一切办法为孩子补课,通过“一对一”家教等方式变相进行学科类校外培训。这种做法如果越来越普遍,将会继续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和家长的经济、精力负担,背离“双减”政策推行的初衷。另一方面,因受经济条件差异等方面因素影响,教育教学资源配置没有做到完全均衡,城乡、区域、学校间教育水平的差距客观存在,有的学校教师承担课后服务能力比较强、水平比较高,但有的学校师资力量不足,“双减”政策的落地导致学校教育与学生差异化需求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

(三)课后服务方面。随着“双减”工作的深入推进,虽然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推动下,学校和教师都积极主动投入,但课后延时服务质量还需进一步提升。一是全面实施“双减”后,虽然课后服务已广泛开展起来,但因学生的个体特征及家庭环境的差异性,客观上也产生了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学校之间能够利用的资源差异较大,提供的课后服务在丰富性、多样性、针对性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和不足,一些美术课程、绘画课程、书法课程都是在教室中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有限。二是“双减”政策的实施对学校、学生和家长产生了深刻影响,教师既是此次改革任务的承担者,也是改革带来的压力和后续效应的承受者。随着课后服务的全面实施,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明显增加,教师除了日常备课、读书、教学外,更需要担负起学生德育、生活、素质教育等工作。同时,课后服务对教师综合能力提升的要求更加迫切,需要更强的专业教学能力、分层作业布置能力、家校共育能力等,使得广大教师教学负担过重。三是保障学校课后服务条件方面还有差距,中央“双减”文件中明确提出要通过财政补贴、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来保障课后服务经费,虽然出台了政策措施,但落实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补偿性、激励性补助需要地方财政持续加大投入和学校向家长收取服务费,对学校课后服务运行带来了难度和挑战。四是课后服务监管体系缺乏系统性,由于课后服务工作起步不久,还未建立体系完备的质量监测标准和监督评估体系,课后服务工作效果的评价缺乏依据。

四、准确把握“双减”政策的工作重点

“双减”政策的出台,是党和国家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教育关切的生动体现,为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积极的政策导引、赋予了充分的改革动能,但彻底解决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问题仍任重而道远,需要充分统筹学校、家庭、社会多方教育力量,积极构建相互支持、日趋协调的育人格局。

(一)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双减”在很大程度上,再次重申了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的功能定位。对于学校教育而言,要想真正减轻中小学生作业负担,首要任务是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一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双减”在减轻学生校内课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的同时,也为学校教育提质增效留出了时间和空间。校内要减负提质,必须要向课堂教学要质量,保证教师在课内“教足教好”、学生在课内“学足学好”。课堂教学的质量的提升,对教师能力水平提升和课堂教学改革深化方面提出更高要求。要科学制定教学计划,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均衡配置教研师资队伍,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确保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业质量标准。要推广“让教师走进题海,让学生走出题海”的理念,着力提升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的精准把握能力,进而采取与学生接受能力相匹配的知识呈现方式,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要发挥名师工作室、教研组等工作力量,深钻教材,精心打磨设计课程,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二是强化学生作业管理。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能力不同,注重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精心设计作业,分层布置作业,满足各类学生的学习需求。要加强学科组、年级组作业统筹,严格按照规定控制作业总量。要切实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将课外作业同课堂教育有机衔接起来,取代大量简单、机械、重复的作业布置,确保作业难度水平符合学生实际、符合学习规律,使作业真正为教学服务、为素质教育服务。要加强作业完成指导,注重加强教师面批讲解、辅导答疑,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三是提高课后服务水平。要推动学校进一步挖掘校内潜力,统筹利用科普、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的师资和教学资源,进一步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和有效性,落实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要求。要因地制宜确定课后服务时间,确保课后服务结束时间要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的同时,统筹考虑冬季时令特点灵活适度进行调整,切实解决家长接学生困难问题和冬季学生安全返家问题。要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既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阅读及社团活动,还要不断充实与学科相关的课后服务内容,指导学生尽量在校内完成作业,帮助学习有困难的补习辅导,指导学有余力的拓展学习空间。

(二)注重加强家校协同及家庭教育。中小学生自从步入校园之后,面对繁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来自家庭的教育帮助相应减少,从而在客观上弱化了家庭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教育功能。2022年1月1日起,《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出台专门法律,旨在构建“家庭责任、国家支持、社会协同”的家庭教育服务体系,推动在全社会形成重视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围,促进家庭教育不断发展。“双减”政策事实上为学生回归家庭、为家庭重新担起教育责任提供了重要契机,也为新时代家庭教育赋予了新的发展动能。一是树立正确教育理念。校内、校外培训学习任务加重背后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家长群体不够科学、合理的成才观或育人观。“双减”政策的落地,从本质上说是对一些旧有教育观念的纠偏。要加强家庭教育的价值引领和教育功能,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明确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必须尊重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杜绝贪多求全的“填鸭式”教育和超越个体适应能力的揠苗助长,从而促进未成年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二是加强家校合作。学校应积极建立与家长的密切联系机制,通过召开家长会、家访等形式,为家长和任课教师、班主任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加强对孩子的联合诊断,针对孩子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的薄弱项和擅长项,帮助孩子提高在校内的学习效率,并帮助孩子提高作业的效率和质量,将学校教育延伸到家庭当中。同时,学校要积极整合教学资源开办“家长学校”“家长课堂”,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知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家庭教育观,掌握科学的教育规律,引导家长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

(三)推动形成“双减”政策落实长效机制。“双减”政策的出台,国家层面透露的风向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出重拳、出实策,让教育回归公益属性,让教育主阵地回到学校,助力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构建。“双减”政策要持续推进,必须建立长效机制,使这项政策持续见效,真正做到学校尽心、教师用心、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社会安心。一是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清零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教育部门在校外培训市场治理过程中的主体责任,清理和整治“隐形”“变相”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的行为,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教育培训行为,为学生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二是杜绝在校教师违规补课行为。严禁在职中小学干部教师参加校外培训机构或由其他教师、家长等组织的有偿补课,不得与校外培训机构合作,为校外培训机构介绍学生或提供学生信息;
不得组织、推荐或引导学生参加有偿补课。三是完善课后服务保障机制。要按照国家和省、市、县有关政策规定,落实课后服务经费保障,通过财政补贴、服务性收费等多种渠道筹措经费,保障学校经费和参与课后服务教师的补助发放。对教学资源不足的学校,鼓励通过“购买服务”模式,聘请退休教师、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者参与课后服务。要探索推行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弹性上下班制”“AB岗位制”等,便于教师处理日常工作和家庭事务,减轻教师工作压力,提高教师参与积极性。四是强化宣传引导。加大“双减”政策宣传力度,不断调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方面的作用,创造良好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见效。要引导学校不断改善资源供给,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后服务活动,让孩子增长知识、兴趣和能力。要推动建立多维度的支持体系,统筹图书馆、博物馆、战役纪念馆等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实践场所,搭建中小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的平台。要引导家长主动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围绕孩子自身成长所需要的核心素养提供必备的教育保障,进一步主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格局。


推荐访问:在视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双减”政策落实工作座谈会上讲话 义务教育 视察 座谈会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