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制度执行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4篇)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规章制度 > 文章内容

银行制度执行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4篇)

2023-05-03 13:05:03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篇一:银行制度执行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我国银行监管中存在问题及建议

  近年来,中国的银行业监管取得了较大进展,在防范银行业风险、促进银行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应注意的是,中国当前的银行业风险仍然十分突出,银行业的监管也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WTO后,银行业市场日益开放,如何通过健全银行业法规体系,改进监管理念、方式和手段来提高银行监管的有效性,对于促进金融发展和保持金融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一、当前银行业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监管的法规建设滞后

  目前我国的金融法律有15部,金融法规有40多部,人民银行已发布的银行业管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1000多件。尽管我国的银行业监管法规较多,但法规建设仍较滞后,存在法律空白、短缺、模糊、不适应银行业发展等问题。如《商业银行法》中规定商业银行不能对企业参股投资,但事实上债转股作为银行重组不良贷款的一种较有效方式在商业银行中已在运用;《贷款通则》中规定贷款人经营外币贷款必须持有国家外汇管理局颁发的《经营外汇业务许可证》,但目前人民银行已将经营人民币业务和外币业务实行两证合一,除结售汇业务外的其他外币业务由中国人民银行审批;《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中对“贷款”定义的界定不明确,致使各商业银行对五级分类资产涵盖的业务口径不一致,同时分类标准过于笼统,信贷管理人员和监管人员对风险分类划分的标准把握程度相关较大;《支付结算管理办法》中规定银行不能垫款,但事实上中资银行已经允许开办帐户透支业务;《贷款通则》和《商业银行内控指引》中对行长能否成为审贷委员会成员的规定不一致等。

  (二)非现场监管的真实性、全面性和信息化问题

  非现场监管因其具有信息的全面性、持续性和对风险的早期预警作用而成为各国对银行业监管的重要手段。但我国银行业非现场监管在有效评价银行经营状况和实现风险早期预警方面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目前仅仅起到统计作用),其主要的制约因素有以下方面:

  1.数据基础不够真实准确。主要表现有,一是数出多门,银行内部存在会计、统计及信贷等多种数据口径,各口径之间不完全对应,而向监管部门提供数据的部门没有统一,造成上报监管部门的数据前后不一致;二是部分全科目统计指标和会计科目设置不对应,统计数据不能直接来源于会计数据,需要靠统计人员手工操作造成遗漏;三是部分银行未严格执行统计和会计制度,如合并报表中没有剔除内部往来而虚增资产;四是部分银行对政策制度掌握不到位,如对贷款的五级分类标准掌握不一致;此外还有人为调改数据等情况。

  2.非现场监管数据指标体系不完整,不能支持对银行风险状况的深入分析和评估。目前的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是1996年制定的,包括十个监控指标和六个监测性指标。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不能全面反映银行经营管理和风险状况,如没有银行收入支出的结构及利润分配情况、不良资产的冲销回收及准备金提取充足情况、境内外机构并表数据、非信贷资产结构及质量指标、表外业务相关指标、利率及汇率等市场风险监测指标等;二是均为对法人监管指标,未明确对银行分支机构的监测重点及标准;三是随着银行业务的发展变化,部分指标的计算口径和标准已不符合银行经营的实际状况或不能充分反映银行的经营风险,如资本充足率、备付金比例、中长期贷款比例、风险资产权重等;四是对所有银行采用统一的指标标准值,没有体现不同银行的经营特点,没有体现安全性、流动性和效

  益性的相互关系。

  3.非现场的风险分析及评价方式不系统。我国尚未建立系统的商业银行风险评价模型和预警系统,对银行的风险分析重点仍放在监控指标的合规性上,没有着重于采用历史比较分析、行业比较分析和期限缺口分析等动态分析手段来揭示银行风险变动趋势及对潜在风险和未来风险的预测,对银行业整体风险状况的分析局限于简单的数据汇总分析和经验判断,难以起到早期预警和指导现场检查的作用。

  4.银行的监管信息系统建设落后。我国尚未建立网络化的监管信息系统,没有可供监管人员随时调阅和分析监管数据的监管信息处理平台,导致的主要问题,一是非现场监管信息滞后,按季、半年和年生成的《非现场监管统计报表》不能满足监管部门对银行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进行持续监控的需要,特别是不能支持实时或频率较高的风险监测需要,如对大额交易风险的实时监测、对流动性缺口和汇率缺口等逐日的监测;二是由于现有的固定格式报表不能完全满足监管分析的需要,监管人员需花费大量时间精力重新收集、核对和加工处理数据,也加重了商业银行的工作负担。

  (三)现场监管缺乏连续性和针对性

  现场检查是监管人员发现核实问题的有效手段,但现场检查的成本相对较高,在监管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应避免运动式的检查,通过加强现场检查的连续性和针对性来提高现场检查的效率,而这正是目前我国现场检查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1.现场检查缺乏连续性。主要体现在,一是大量的现场检查项目是临时性安排的,与非现场检查和以前现场检查结果之间缺乏有机联系;二是大量的现场检

  查是“一锤子买卖”,检查结果写成报告上报领导后,检查就算结束,对被查机构的整改情况和相关责任人员的处理情况缺乏后续的跟踪检查,同时检查结果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和深入挖掘,重复检查现象随处可见。

  2.没有针对不同银行和不同地区银行业务的风险特点来确定检查重点和检查力度。我国银行机构在业务结构和规模均存在较大不同,同时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银行机构的业务特点及规模也存在不同,相应的主要风险点也不同。但目前的现场检查项目安排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法,一个检查项目同时对多家银行机构展开全国范围的运动式检查,其结果是对风险高的地区和银行的检查范围和力度不够,风险得不到有效控制,而对风险较低的地区和银行投放的检查力度过大,造成监管资源浪费。

  (四)监管合力没有形成

  从我国的监管实践看,银行业监管部门、市场监督和内部审计三股力量没有实现有效的联合。

  1.内外监管部门之间未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人民银行、监事会、审计署及银行内部的审计稽核部门均对商业银行进行现场检查,但检查项目的确定和计划安排在事前未充分沟通,检查结果和处理情况也未及时交流,造成重复检查、重复处理的情况时有发生。

  2.未充分发挥市场监督和中介机构的作用。一是除上市银行外,我国其他非上市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是不够充分的,有些信息甚至是虚假的,存款人、债权人、投资人、股东等市场参与者没有足够信息用以对商业银行进行评价和选择,难以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形成有效的制约作用;二是外部中介机构如外部审计部门拥有大量专业资源和信息,监管部门尚未充分利用这一渠道来提高监管效

  率。

  3.未充分发挥基层监管部门的作用。一是对各地监管部门的人员配置未按照不同地区银行机构的业务规模、业务复杂程度及风险状况进行,而是实行人员平均分配,造成有的地区监管人员工作强度很大,而有的地区监管人员闲置。二是基层监管部门上报监管信息的可利用程度不高。除由总行统一制定的现场检查项目外,各地监管部门自行安排的检查和调研项目较零散,上报的信息对于判断法人的整体风险作用有限;同时基层监管部门对银行分支机构的非现场监管按法人指标进行,形成的监管报告无法真实反映银行风险的区域分布状况。

  (五)银行业监管的角色错位

  一是认为银行监管是万能的。银行业本身是经营风险的行业,无论监管体制多么有效和完善,都不可能彻底消除银行业固有的风险并保证单个银行机构不出现危机,监管者的责任是要防范系统性风险和危机的发生;同时金融监管不是控制银行风险的唯一手段,银行内部管理、市场约束和官方监管形成维护银行业稳健的三大支柱,健全的内控制度是有效银行监管的基础,因此银行经营者始终应承担风险控制的第一性责任,这一点在巴塞尔委员会制定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和《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中均得到充分说明。对银行监管的上述局限性,银行业监管部门在向社会宣传及争取上级管理部门的理解方面显得力度不够,一方面易使社会各界将防范金融风险、保持金融稳定的责任主要放在监管上,一旦有风险暴露就归结于监管不力;另一方面也使金融机构和市场其他参与者对监管当局产生依赖,不积极主动管理和监督风险。

  二是银行监管代替银行管理。银行监管者的工作是负责制定审慎经营标准、发现经营风险、提出整改意见、跟踪整改效果和处置有问题金融机构,而银行经

  营者要负责通过改善经营效益来提高竞争力,并达到监管当局审慎经营要求。银行监管者和经营者的关系可以比作大夫和病人家属,监管者履行大夫的职责,负责常规体检、诊断病情和开出药方,银行经营者作为病人家属要负责照看病人按医嘱抓药、吃药和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如果银行仍不能达到审慎经营要求,监管者将采取进一步的监管措施直至让银行退出市场。我国的银行监管部门往往不仅是大夫,还当病人家属,投人大量的精力去做经营者的事情,如给银行下达各项经营指标,甚至有些地方的监管部门将银行经营业绩好坏、不良贷款下降幅度与本部门监管人员的工作业绩和待遇直接挂钩。这一方面使监管者要承担经营风险,另一方面也容易产生过度的监管,压制了银行创新和提高效率的积极性.

  (六)监管人员的专业配置和培训问题

  有效性的银行监管,最关键的步骤是发现和评价银行存在的风险,这对监管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国外一些监管当局非常注重监管人员的专业结构配置及培训,如OCC拥有法律、计算机、会计、信贷、反洗钱等各项领域的专家队伍,对监管人员安排了系统全面持续的培训计划。我国在监管人员专业化培养方面较落后,主要表现在:

  一是没有建立结构合理的专业化监管人员队伍。风险性监管要求监管人员不仅要熟悉被监管对象的产品结构、业务流程、风险管理模型、内控机制、计算机系统,还要具备良好的金融、会计、法律等专业知识,从而能对风险管理系统的合理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及各项业务的合规性及风险程度进行评判和检查。这些监管内容不是某一个监管人员能够独立完成的,而是需要一支结构合理的专业监管人员队伍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我国目前严重缺乏这样的专业监管人员队伍,监管人员的专业结构配置不合理。

  二是没有建立实用有效的监管人员培训机制。银行业监管人员不仅要有较全面的基础知识,还要掌握系统的检查方法和技巧;同时金融市场和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大量新知识、新的管理技术和新产品,对此监管人员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银行业的发展和实施有效监管,因此学习也应成为监管人员日常工作的组成部分。我国尚没有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监管人员制定全员的系统全面持续的培训计划,也没有建立分等级的监管人员资格考核标准,相当部分监管人员的知识难以跟上市场发展的需要,这对实施有效的银行业风险监管形成巨大障碍。

  二、进一步完善银行业监管体系的建议

  (一)加快修改和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乘这次机构调整,对原有银行业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进行清理,对于已经过时和不适用的及时废止,对于存在的法律空白、短缺、模糊和相互矛盾的地方,及时补充、修改和完善.

  (二)完善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

  一是完善非现场监管数据基础,实现数据的真实全面。监管当局应制定统一完善的非现场监管数据体系,这些数据应全面反映银行的表内外资产风险、信贷与非信贷资产风险、盈利状况、资本充足性、市场风险状况、股东及关系人贷款情况及管理状况等方面的信息;进一步完善统计制度和审慎会计准则,数据口径要真实反映银行的经营及风险状况;要求银行提供给监管部门的报表资料应当和公开披露的数据信息一致,银行的董事会要

  二是完善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和分析模型。监管部门应进一步补充完善非现场监管指标和指标生成口径,充分反映银行各方面风险状况;要对法人和分支机构建立分层次的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和标准;针对不同银行机构的业务特点设定合

  理的监管标准值区间,允许银行自主寻找“三性”的平衡点;研究并建立对银行机构和体系的风险评价体系及模型,实现对风险的早期预警。

  (三)尽快建立监管信息系统

  一是建立网络化的监管信息处理系统,实现对银行机构管理、业务管理、高级管理人员管理、风险监控和市场退出等监管信息的集中管理和资源共享,实现监管人员通过该系统对金融机构的连续监控和动态分析。

  二是建立多渠道的监管信息采集系统,除现场与非现场监管数据外,监管当局应通过一切可能的渠道收集有关被监管金融机构的有用信息,对商业银行的潜在风险作出早期预警和防范,这些渠道包括:建立与监事会、审计署、财政部等其他外部管理部门、银行内部审计稽核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建立与商业银行高级管理人员的定期会晤制度,收集来自中介机构、评级机构、国际金融组织、媒体及其他渠道的信息。

  三是要求商业银行尽快建立和完善履盖境内外全部分支机构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并实现与人民银行监管信息系统的联结,从而实现对商业银行部分业务的实时监控。’

  (四)提高现场检查的效率

  一是加强现场检查的连续性。现场检查计划应在充分利用非现场监管信息和以往现场检查结果的基础上制定,现场检查结束后,对银行的整改情况应进行后续跟踪检查。

  二是加强现场检查的针对性。检查计划要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机构的业务及风险特征来确定检查重点、检查频率和检查深度,实行差别化监管和监管资源的有效配置。

  (五)加强监管合作,提升监管合力

  一是要与各内外部监管部门之间应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实现信息共享,如建立联席会议,通报检查计划、情况和结果,采用统一的数据指标标准及建立统一的信息库等。

  二是进一步规范和严格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充分发挥市场约束作用,促使商业银行加强经营管理和提高经营效率;同时规范中介机构在银行领域运作的规则,培育一批有资格的外部中介机构,充分利用其专业资源优势来提高监管当局的监管效率。

  三是要按监管强度有效配置基层监管人力资源,避免人员的平均分配;要明确基层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责和重点,充分调动基层监管力量,形成对判断法人的整体风险及地区风险特征有充分利用价值的监管信息。

  (六)建立一支专业化、国际化的监管队伍

  监管当局要创造良好的人材机制,以适应风险监管对高素质、专业化人材的需求。一是要合理配置监管人员的专业结构;二是制定全面系统持续的培训计划和资格考核标准,对监管人员进行分层次的培训和考核,使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能及时跟上银行业的发展;三是要建立恰当的激励机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篇二:银行制度执行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银行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1、有的员工不尊重上级,有自夸自大、跋扈不礼让等现象;

  对此,我们可以加强员工的素质教育,强调和营造尊重他人、尊重上级的企业文化;另外,对于跋扈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以增强员工自觉性,指导员工形成有序的工作秩序。

  2、部分员工有走私汇款、挪用公款等不正当行为;

  我们可以采取及时查证的方法,对违规行为的员工进行严惩,并给予相应的处罚;同时,对发现非法行为的员工进行奖励,以此来激励有序的工作秩序。

  3、有的员工不严格遵守银行的各项规章制度;

  我们可以采取定期考核制度,定期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考核,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及时纠正和处理;另外,还可以通过宣传和教育,让员工更加理解并遵守银行的各项制度。

篇三:银行制度执行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银行整改方案(精选4篇)

  银行整改方案

  篇1按照行长办公会议精神及《关于制定工作作风问题整改措施的通知》要求,支行发动各部门和全体员工,集思广益,针对前期揭摆的十一项工作作风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办公室经过整理,形成整改方案如下:

  一、强化教育,规范管理,解决干工作、做事情不认真问题。

  一是强化职工思想教育,提倡认真和较真精神。要定期召开座谈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使其自觉端正工作态度,增强事业心、责任感。

  二是要不断完善岗位责任制,把岗位责任制作为衡量、评价员工工作标准的尺度,使其提高工作标准,严格自我要求。

  三是要规范日常工作管理,提倡扎实、踏实作风,强化纪律意识,加强对违规违纪行为的处罚。

  四是要明确工作时限。各科室、网点布置工作要有时限要求。员工做工作要有时间概念,当天能完成的必需完成,提高工作效率。未在限期内完成的工作每拖延一天罚款100元,同时扣工作积分卡1分(领导批准的除外)。

  五是要认真执行组织和领导的决定,服从组织领导的安排,不找任何借口,完成组织和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对组织安排的工作不服从的下岗待分配,下岗期间只开生活费;对支行开展的各项活动不参加的扣工作积分卡6分(特殊情况经领导批准的除外)。

  二、强化学习,解决工作缺乏主动和热情,钻研业务风气不浓问题。

  一是要提高工作主动性,对于本职工作不能等待领导吩咐、提醒;增强服务的主动性,服务客户要热情、周到。

  二是各科室、网点要根据本部门职能、员工综合素质自主制定,扎实业务知识;要定期召开业务座谈会,探讨、交流和解决业务中出现的问题。

  三、强化创新,鼓励创新,支持创新,解决创新意识不强,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

  一是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通过分析问题产生原因、思考问题解决方法来提高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是要不断学习、借鉴先进的工作方法,丰富业务、管理、服务方面的举措,增强本岗位、本部门工作创新能力。

  四、其它方面

  一是各部门负责人要经常开展谈心活动,了解员工思想,消除员工工作畏难情绪,克服厌战心理,增强其工作信心。

  二是各部门之间要加强协调与配合,员工之间要加强沟通与协作。

  三是要维护商行(支行)的形象,对商行(支行)不利的话不说,对商行(支行)不利的事不做。对支行和领导有意见可以通过正常渠道反映,不许背地发牢骚,讲怪话,更不允许有损商行(支行)形象和利益的行为发生。否则,支行将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或纪律处分。

  四是全行要倡导节约精神,珍惜劳动成果,教育员工厉行节约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

  银行整改方案

  篇2按照市行“思想、作风、纪律”整顿活动的部署安排,通过第一阶段的动员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市分行开展这次整顿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了活动的指导思想、方法步骤和任务要求。第二阶段,在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我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照标准,对工作进行了梳理,认真进行自查自摆,找准自身在思想、作风、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确定明确的改进措施,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问题,弥补不足,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成为一名适合建设银行战略转轨需要的一流员工。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新业务、新产品的学习及推广应用不足。

  对新业务、新产品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存在畏难情绪,满足于原来掌握的业务和知识。对于学习,仅局限于上级行的培训,主动学习钻研较少。对于新产品的市场推广主动性不强,缺乏争先创优意识。

  2、缺乏长期系统的业务规划。

  每天经常是在重复日常工作,缺乏长期、持续的,对业务发展的前瞻性、目标性有待加强。

  3、市场营销的力度与深度不足。

  未能将外汇业务与人民币业务进行组合营销,深入市场的调研少,深入客户的现场营销少,坐在家里等待客户的现象普遍。对客户的差别化营销不足,未能有效进行客户细分,未能为客户提供差别化服务,没有为高端客户设计有竞争力的产品组合。

  4、存在对业务规章理解不全面、不透彻的现象,操作中存在不规范的地方。

  由于学习实践不够深入,对有些规章条例理解不透彻,导致业务操作中存在与制度要求有偏差的地方。规范操作的意识不强,存在只要不产生资金风险就万事大吉,不求细节规范的错误想法,基础管理不扎实。

  二、改进措施

  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虽然有一定的客观原因,但更主要的还是主观因素,如对自身的要求不严格,主动学习与工作的积极性不强。通(转载自文秘家园.cn,请保留此标记。)过这次活动,结合“思想、作风、纪律”整顿学习方案,我对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也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和分析,从主观上查找原因,并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努力加以改进。

  主要措施如下:

  1、增强对新业务、新产品的学习及推广应用。

  高度重视上级行研发出来的各类新业务、新产品,注重学习钻研,切实熟悉理解,并运用到业务中去,积极进行推广应用,走在业务发展的前列,才能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不断增强我行的市场竞争力,夺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2、增强业务的计划性和前瞻性。

  务必制订切实的发展计划,切勿鼠目寸光,工作要具有前瞻性,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先机,掌握主动权,并赢得最后的胜利。

  3、增强市场营销的力度与深度。

  要树立“以客户和市场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注重市场调研和客户需求分析,综合我行的客户资源,制订有竞争力的营销计划,成立专业的营销团队,进行本币、外币的组合营销,有效运用我行的产品。

  要对市场和客户进行认真细分,针对不同的客户进行差别化营销,有的放矢,从客户的角度出发,为客户进行成本与风险分析,选择最适合的产品。要为高端客户设计一揽子的业务组合,增强客户的忠诚度,形成稳定的客户群体,树立我行良好的国际商业银行形象。

  4、认真深入学习业务,增强合规意识和规范操作。

  摒弃忽视规范操作的错误观念,严格制度执行,切实加强基础管理工作,防范操作风险。

  今年,我行贸易融资政策、外汇局国际收支申报核销政策等有了较大变动,外汇资金衍生产品不断推出,年月日跟单信用证适用的统一惯例ucp600将正式生效,外汇从业人员必须要通过不间断的学习,及时更新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根据各项政策、规章制度和国际惯例的要求规范操作,才能真正做好日常基础工作并有效防范各类风险。

  银行整改方案

  篇320xx年3月14日至20xx年3月23日,联社银行卡风险排查工作领导小组对我支行营业部20xx年度银行卡业务进行了全面风险排查,总行也于近日下发了《关于对商业银行银行卡业务风险排查中存在问题进行整改的通知》(农商行发[20xx]130号),接到通知后,我支行领导高度重视检查结果并提出了整改意见,同时要求营业部人员务必认真对照检查中存在问题,及时做好整改工作和整改报告。现将我部有关整改措施汇报如下:

  1)我部在领取珠江平安卡重空时,设立了出入库登记簿,并由保管人和领用人在登记簿上签名确认。

  2)我部对申领到的珠江平安卡空白卡做到及时登记,并将当天重空出入库电脑打印流水装订保管。

  3)我部对新开卡的客户均在新系统开户验证模块进行了联网核查确认,同时在身份证复印件A4纸空白处加盖“与联网核查一致戳记”。

  4)我部近日已对20xx年珠江平安卡开户资料以一个月或一季度为单位进行了装订保管,下来将对20xx年以来没有装订成册保管的珠江平安卡开户资料进行完善。

  5)我部对新拓展的批量发卡业务,将按有关规定与委托单位签订相关批量开卡业务协议,且要求委托单位至少派两名财务人员到我网点领导批量新卡。

  6)我部下来将继续做好自助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管理,设立“自助设备巡查专用卡”,坚持每天早、中、晚各巡查和取款测试一次,确保我支行自助设备正常供客户使用。

  7)我部将继续严格执行ATM清加钞过程双人操作的规定,同时做好清加钞后的取款测试工作。

  8)我部对ATM长短款这一工作,始终做好流水勾对与确认且通过监控进一步核实,及时联系客户,并做好清算工作。

  9)我部对ATM吞没的银行卡,做到及时取出并登记到《吞没卡登记簿》,下来将认真做好吞没卡的处理和交接工作。

  10)我部已于20xx年3月11日将20xx年吞没卡和作废卡上缴总行个人银行部集中销毁,下来将继续做好按季上缴工作。

  11)我部自银行卡业务风险排查后,《作废卡登记簿》已按有关规定进行登记,下来将继续做好对作废卡的管理和上缴工作。

  通过此次检查与整改,我部从中发现了不少问题,今后,我部将继续努力做好如下工作:

  1、提高全员认识,强化内控管理。一是要提高内控管理对防范金融风险认识,努力杜绝违规操作而引起的金融风险;二是要提高对存在问题的整改认识,在整改中规范操作;三是要提高对制度执行的认识,在制度执行中制约自我。

  2、严抓制度、责任落实到位,堵塞管理漏洞。只有制度和责任落实到位,风险才有可能避免和消除。

  3、严把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关,规范银行卡发卡行为。认真做好审查客户资料的真实性与有效性,杜绝情面或走过场情况。

  4、继续加强对自助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及时做好测试和巡查

  工作,确保自助设备正常运作。

  5、加强对银行卡业务的宣传与培训,防范银行卡业务风险。

  今后,我支行将进一步加强员工规章制度的学习,加大银行卡业务知识的宣传与培训,强化内控制度的贯彻执行,不断提高我支行员工的综合业务素质和增强员工的规范操作意识,加强对ATM的日常管理与维护,在学习上教育员工,在制度上制约员工,不断提高我支行整体内控水平,努力将银行卡业务风险降到最低,确保我支行各项业务安全、稳健发展。

  银行整改方案

  篇4市分行审计组于20xx年1月25日对我支行进行审计检查工作,并下发了《牡丹江市分行审计报告书》(牡内审报字20xx年第1号)我支行接到通知后,支行高度重视检查结果并认真提出整改措施,现将有关整改措施报告如下:

  一、个人业务

  1、柜员离席必须双人清点现金,做临时轧账处理

  2、ATM现金长短款当天需及时处理

  3、及时清理储蓄系统内无关人员的工号

  4、大额现金须及时锁入金柜

  5、早、晚必须双人拆封款袋

  6、日终正式轧账后必须会同综合柜员清点现金

  7、汇兑综合柜员及时按规定打印和登记特殊业务登记簿

  8、柜员长时间离席必须做系统临时签退,收起章戳

  9、早晚接送款车人员必须双人进入、离开工作场地

  10、柜员不得代用户填写单据

  二、公司业务

  1、尽可能减少验印时的强制通过率

  2、公司业务对账单由专人保管

  3、清除公司业务柜员在其它系统中的工号

  三、进一步加强内控管理的措施和安排

  1、提高思想认识,形成抓好内控管理工作为全行第一要务的共识。

  提高内控管理对防范金融风险认识,努力杜绝违规操作而引起的金融风险。提高对存在问题的整改认识,在整改中规范操作行为。提高对制度建设、制度执行认识,在制度建设上完善自我,在制度执行中制约自我。

  2、严抓制度落实到位,堵塞管理漏洞,落实各项内控制度,落实责任人、实施人,确保制度落实不留空白,责任明确不模糊。加强考核评价,落实审核工作,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及时整改,奖优罚劣,大力营造执行规章制度光荣,违反规章制度可耻的良好氛围。

  5、正视存在的问题,今后将进一步加强员工规章制度学习,加大员工业务操作方面培训力度,强化内控制度贯彻执行,不断提高全行员工综合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员工对操作风险的防范意识。对存在问题在整改的前提下举一反三,引以为鉴,在学习上教育员工,在制度上制约员工,进一步提高我行整体内控管理水平,把操作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篇四:银行制度执行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银行工作中的不足及改进措施材料汇总篇

  银行工作中的不足及改进措施材料汇总篇

  篇一:商业银行服务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商业银行服务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摘要:随着

  金融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提升服务水平成为银行求生存、求发展的基础。尽管各家银行对服务已经给予高度重视并投入了相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服务本身的系统性决定了其服务水平的提升仅仅依靠硬件的完善远远不够的。各银行在服务管理上仍然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本文就银行服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升商业银行服务水平的建议。

  一、背景

  服务是商业中一个永恒的话题,高质量的服务能给银行带来高附加值。客观地说,目前银行的服务与十几二十年前的状态相比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银行也越来越意识到服务的重要性,已经通过规范服务行为、优化服务流程、完善服务设施等各种手段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客户对银行服务的满意度,提升银行业的整体形象。特别是在银行产品、功能同质化状况下,服务成为各家银行获得比较优势的关键。但是由于我国银行体制、发展战略管理等方面原因导致我国商业银行数量不多,而且基本处于垄断地位,没什么竞争可言,所以服务方面存在一些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银行业的声誉。

  最让我心寒的是近期在我家乡高州所发生的一件事:老人叫邓某芳,高州市新垌镇新德村人,今年69岁,事发前中风,“既不会动,也不会说话。”邓家为了给老人治病,打算将老人存折里的3万元钱取出来。开始,邓某芳的儿子邓汉林带着邓某芳的户口本、两张身份证(一代证姓名为“邓某方”,二代证姓名为“邓某芳”)。由于办理存折所用的是一代证,与二代证有一字之差,于是,信用社工作人员让邓汉林去村里开证明,证明二者为同一人。

  然而,当邓汉林将村里开具的证明拿来时,信用社又以当地派出所没有盖章为由拒绝了邓的取款要求。无奈,邓汉林又到当地派出所盖章。从派出所回来后,信用社工作人员问邓要取多少钱,邓告知3万,信用社工作人员告诉邓汉林,“邓某芳要亲自来信用社。”最终,家属就将病重的老人拉到信用社,可是工作人员还是不给。僵持之下,老人当场死亡。

  当然这只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折射出来的却是商业银行的服务质量已经到了不能不改进的时间点了。

  二、商业银行服务存在的问题

  1、在服务文化方面。(1)服务意识不够强,对服务工作的认识不到位。部分员工对客户服务的自觉性不高,服务工

  作的质量偏低。(2)缺乏内部营销的意识。在拓展业务和日常运作中各职能部门之间本位主义比较严重,不能协调与其他部门的关系,不能形成合力。

  2、在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方面。商业银行普遍开展了“三声服务”、“站立服务”、“微笑服务”等形式,但总体看层次比较低,而且很多时候对优质客户、存款大户的服务特别优先,但对普通客户态度冷淡。在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强服务手段创新方面虽然有所进步,但没体现自己的特色,力度还不够。

  3、在服务质量方面。(1)往往将服务质量改进作为一种规划,一项运动,一项权宜之计,过后又打回原形。(2)过分强调技术质量而忽视功能质量。服务质量是由顾客感知的质量。它包括技术/结果质量和功能/过程质量。前者是顾客在服务过程结束后的“所得”。后者是顾客接受服务的方式及其在服务生产和服务消费过程中的体验。顾客感知服务质量取决于顾客所预期的质量和所体验到的质量之间的差距,而不仅仅是服务结果。(3)服务流程烦琐、服务效率不高。员工业务不熟练,执行制度不严,侵害了客户的正当权益;业务办理烦琐;以规章制度为保护牌。而不以客户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

  (4)对服务投诉的认识与处理不到位。部分商业银行对由于机器故障、程序升级、规章制度等原因引起的客户投诉,处理不及时,损害了银行形象。文章开头所提及的例子,正是这方面的活生生的写照。

  4、在营业网点环境与柜面服务方面。(1)营业场所环境缺乏统一规范,各银行在网点装修方面仅对基本功能进行统一要求,而对功能分区的细节却鲜有推敲,造成各营业网点在装修风格、功能分区等方面难以形成统一标准,尤其是新旧网点之间的差别巨大,造成客户摸不着边。(2)服务效率低下在各银行营业网点,客户在焦虑中排队等待几乎是司空见惯的场景,“太慢!”几乎成了客户抱怨的口头禅。柜员们个个在无休止的机械工作中忙得不亦乐乎,只求每笔业务顺利无差错,根本无暇去思考该如何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

  (3)优质服务表象化严重大多数银行对优质服务的认识还停留在环境优雅、服

  务用语规范这样的层面上,而对如何向客户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务却很少进行深入探讨。

  5、在人力资源结构与服务技巧方面。(1)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目前银行柜台业务人员多,理财和营销人员少。(2)员工服务技能不熟练。部分商业银行员工业务不熟悉,不能准确、完整、快捷回答客户的业务咨询;不能切实履行服务首问负责制,对客户需要解决的问题推诿、扯皮。有的网点柜员对新的金融产品不会办理或办理时出现差错,造成客户不能使用,客户意见较大。(3)服务技巧不艺术。对客户的服务停留在低水平和低层次上,在服务中流露出简单、生硬、呆板的现象。如某行“缴费通”业务开展后。网点为分流柜面业务量、完成分销比例,将“缴费通”的营销变为简单的强制行为,代理缴费业务大多数网点不收现金,柜员以线路故障等各种理由要求客户代扣,客户不能接受,引发投诉。

  三、改进建议

  1、加快商业银行体制改革和准入门槛的改革,建立起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对治理机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进行改造。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适当地增加私人银行和外资银行的数量,形成适当的竞争环境,让现在的商业银行有适当的压力和危机意识,以便更好地改善自身。

  2、银行业要加强服务和产品的创新研究。(1)建立健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整合客户信息,敏锐地体察客户现实和潜在的金融需求,快速界定目标客户,加强与客户交流与沟通,理解并影响客户行为,充分利用掌握的客户资源,拓展优质客户,挖掘潜在客户,留住老客户。(2)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创新人才,建立专门的实施机构。(3)制定专门制度,对率先实施创新的部门给以奖励,并进行合理的成本分摊,鼓励服务创新。

  3、银行业要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统一营业网点的服

  务设施、统一营业网点标识系统,进一步梳理、优化柜面操作流程,形成系列化、定型化的柜面操作流程和大堂经理、客服人员服务流程,并强化和落实网点负责人对现场管理的主要责任,提高单笔业务处理速度。

  4、银行业要改进服务管理体系。(1)树立标准和理念。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标准,打破传统服务的概念,将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融和全行每一个岗位、每一项业务流程,融入面对客户的营销。(2)加强服务管理和督导。在“有法可依”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起有效的服务督导制度,强调各级领导的率先垂范,通过分行组织的明查暗访,保证服务规则的执行。

  5、银行业要规范服务流程。(1)产品和服务的宣传引导。要立足诚信建设,加强对社会公众金融知识,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的宣传,讲信用、守承诺,不但要介绍其收益性,更要提示其风险面,避免误导消费者。(2)规范合同签订和产品价格收费。订立合同要公平规范,合同文体要有统一标准,合同条款要符合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充分考虑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平衡,避免那些加重金融消费者责任、减免经营者义务的不平等格式条款。在服务收费方面,要严格遵守《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对于政府指导价,严格执行国家规定价格,对于市场调节价,要求商品和服务价格清晰明确、定

  价合理有据,杜绝多收费、乱收费

  的行为。(3)妥善解决好金融争议。设立专门机构或专(兼)职人员负责金融消费投诉,建立完备的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争议。

  6、银行业监管机构要加大外部监督力度。(1)丰富监管内容。银行上市使得监管部门的要求更加全面,监管部门应将监管的方向从只注重银行内部合规经营转向内外并重,更加“看重”银行的市场表现,参考公众对银行的看法和评价,将服务作为外部监管的重点。(2)扩充银行评判的标准。监管部门应重新审视“好银行”的标准,综合考虑银行的服务质量、服务价格和收益承诺等方面的情况,将能否提供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做为判断银行经营好坏的又一风向标。(3)加强组织引导。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不能坐等金融消费者投诉,以此来促进银行改进服务,而要积极主动,通过行风建设、文明服务等一系列长效机制来促进银行业服务水平持续提升。监督机构应成立相应专班,明确具体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落实责任,加大监督、检查、评先力度,大力推进行风建设。同时督促各银行在加强行风建设的活动中,加大信息交流力度,共享好的做法、好的经验。

  篇二: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存在以下问题

  1、欠缺对学习认识的高度。由于平时较多的工作加以


推荐访问:银行制度执行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整改措施 执行 制度

猜你喜欢